常见题型六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题——表达是花,生活是土感知高考脉动[考点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1.(2013·湖北)有媒体统计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作家郭敬明2012年度的作品总销量,发现前者的总销量远低于后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文情报告(2012-2013)》显示,2012年度小说类图书的销量冠军仍然是郭敬明的作品。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简要点评。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不超过3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两位作家的读者群体不同,不能也不应在销量上简单比较。(示例二)销量与作品的文学价值不能画等号,这两位作家各有千秋。解析该题不回避热点话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回答时,首先要旗帜鲜明地写出自己的观点,其次要注意题中的简明、得体和字数要求。2.(2013·重庆)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每条不少于10字,不多于2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心头常亮红绿灯安全行驶伴人生(2)爱妻爱子爱家庭无视交规等于零(3)实线虚线斑马线都是生命安全线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该题针对社会热点,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将语文生活化,题目也更加灵活。注意“简明生动,幽默警醒”的提示语及对字数的限制。3.(2012·湖北)欣赏下边这幅漫画,请为其题诗或配文。要求:①符合画面情景,②表达鲜明生动,③字数不超过4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鱼儿扑扑跳,猫儿哈哈笑。水快没有了,看你哪里跑?莫把假当真,请君仔细瞧!(示例二)虽说这鱼儿不在水中,那猫儿也算是饱了眼福,正所谓望梅止渴,“画鱼”充饥。解析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语言运用鲜明、生动的能力。描述画面要抓住画面特征,准确描写T恤衫上的小鱼,蹲在地上的小猫,揭示出二者的关系。题诗或配文要简洁,表达要鲜明生动。语言表达类题目的要求和解题方法(一)语言准确1.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是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并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准确”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2.解题方法(1)要认真辨析词义辨析词义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看词义范围的大小,二是看词义的轻重,三是看词的适用对象,四是看词的感情色彩,五是看词的搭配习惯。(2)要注意语法规范注意语法规范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用词要规范,二是语序要顺畅,三是句子要完整。(3)适当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准确表达作者的本意。示例(2006·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如果说,书本凝聚着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那么,树木就压缩着一去不返的逝水流年。如果说,书本是用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智慧,那么,树木就是用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因此,读书,让我们得以了解自己,了解人生;读树,让我们懂得把握现在,把握明天。所以,读树与读书一样,是大有益处的事情。(1)将文中缺漏的词语填入下面的空格中。(2)就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解析树木记录历史的标志就是“年轮”“纹理”等。加点的词语能否互换由文章的内容来决定。答案(1)“年轮”“纹路”“纹理”等。(2)不能互换。理由:①“凝聚”与“压缩”、“承载”与“记录”相互对应;②“压缩”与“树木”“年轮”的特征相符合,“承载”与“书本”“文字”的特征相符合。(二)语言鲜明1.要求鲜明,是以准确为基础的。不准确,就不可能鲜明。所谓鲜明,就是要恰当地使用词语(尤其是感情词语),恰当地使用句式(如双重否定句、反问句),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对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