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一分校高中化学《碱金属》复习教案[高考要求分析]1.碱金属是典型金属元素的代表,钠是碱金属元素的代表,高考中常常会出现以钠及其化合物为命题落点的试题。2.钠的化合物如Na2O2、NaOH、Na2CO3、NaHCO3分别作为过氧化物、强碱、强碱弱酸盐、酸式盐的代表,在无机化学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都成为命题的重点物质,它们是物质推断、鉴别及有关实验、计算的常见物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主要侧重于三方面:一是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断;二是碱金属元素性质;三是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后者主要出现在选择题中。3.注意钠及其化合物跟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跟化学实验问题、跟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联系。4.注意跟生活、生产的相互联系。如从纯碱联系候侯氏制碱法、联系到小苏打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等。5.以钠为例,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了解焰色反应,并能用焰色反应检验钠、钾等元素。6.注意锂、钾、铷、铯等碱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重要用途。[知识综合脉络][基础知识梳理]一.金属钠1.钠的性质金属钠很软,用刀切开可以看到它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它的密度为0.97g/cm3,比水的密度还小;而且熔点(97.8℃)、沸点(882.9℃)都较低。(1)跟氧气反应:与空气接触缓慢氧化:4Na+O2=2Na2O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Na+O2=Na2O2(黄色火焰)以上反应说明Na2O2比Na2O稳定。(2)在氯气中燃烧:2Na+Cl2=NaCl(白烟)(3)钠与硫混合研磨即生成Na2S2Na+S=Na2S(4)钠与水反应,可见到下列现象:①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②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放出热量,发出嘶嘶响声,产生气体。③同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最后消失——熔点低。④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与水反应生成NaOH。(5)钠与酸反应:钠与酸的反应比水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要特别小心。2Na+2H2O=2NaOH+H2↑2.钠的存放和取用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大量的金属钠则存人在铁筒中用石蜡密封。取用时一般先用镊子把钠从煤油中夹出来,并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再做1有关实验。3.钠的存在与用途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的形态存在,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工业上用它还原金属钛、锆、铌等;另外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也可用于制高压钠灯。钠与盐溶液的反应(实质上是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与盐反应):二.钠的化合物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在组成上两者都属于钠的氧化物,但因含氧量不同,在结构、性质上存在差异,2.钠的重要化合物(1)硫酸钠Na2SO4(2)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强碱,具有碱的通性。工业制法:2NaCl+2H20NaOH+C12↑+H2↑Na2CO3十Ca(OH)2=GaC03↓+2NaOH(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色、态水溶性热稳定性水解程度与盐酸反应与碱反应(Ca(OH)2)与CaCl2溶液反应与Al2(SO4)3溶液反应相互转化主要用途广泛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生活中的洗涤剂发酵粉、医疗上中和胃酸过多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制法(1)制取NaHCO3的方法①减压低温蒸干NaHCO3溶液。NaHCO3遇热易分解,其水溶液加热更易分解,所以不可能采用常压下蒸发溶剂的方法制得NaHCO3晶体。②往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过滤得到晶体。Na2CO3+C02+H2O=2NaHCO3(2)制取N%CO3的方法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人足量的NH3、CO2(氨碱法),利用NaHCO3的溶解性小于NH4HCO3的溶解性原理,使NaHCO3从溶液中析出(依次通人CO2、NH3至饱和行吗?):NH3+H2O+CO2=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制纯碱的22NaHCO3Na2CO3+CO2↑+H2O(工业方法)三、碱金属元素:碱金属中的一般和特殊之处(1)Na、K需保存于煤油中,但Li的密度比煤油小,所以Li必须保存在密度更小的石蜡油中或密封于石蜡(2)碱金属中,从LiCs,密度呈增大的趋势,但ρ(K)=0.862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