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考点分析】1.离子反应,此类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有:(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3)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命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是高考中常见题型和必考知识点。2.正确书官吏离子方程式。依据题目所给信息,运用书写典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结合个体反应,依据书写规则对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典型例析】【例1】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共存的是()A.NHNOCONa+B.Na+Ba2+Mg2+HCOC.NOK+AlOOH-D.NOCa2+K+Cl-【解析】加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除了酸以外,还可能为碱液,所以A中NH不能与OH共存,CO与H+不能共存;B中HCO与H+和OH-都不能共存;C中离子在碱液中可共存,D中离子无论在酸还是碱中均能共存。【答案】C、D【点评】离子共存是传统题型,已由最初的单纯共存问题发展到指定条件下(诸如:酸性、碱性、有无颜色)是否发生氧化还原,是否有双水解、络离子的生成等多种变化,需要同学们在解题中加以认真审题,全面思考才可。【例2】(1995—2005年全国高考题)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1)碳酸氢钙溶液中加稀HNO3:HCO+H+=H2O+CO2↑(2)向饱和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饱和Ca(OH)2溶液Ca2++HCO+OH-=CaCO3↓+H2O(3)把金属铁放入稀H2SO4中2Fe+6H+=2Fe3++3H2↑(4)金属钠投入到水中Na+2H2O=Na++2OH-+H2↑(5)铜片与稀硝酸反应:Cu+NO+4H+=Cu2++NO↑+2H2O(6)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H2↑(7)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过氯气:Fe2++Cl2=Fe3++2Cl-(8)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Fe2++2H2O2+4H+=Fe3++4H2O(9)三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Fe3++3NH3·H2O=Fe(OH)3↓+3NH(10)Fe2(SO4)3的酸性溶液中通过入足量硫化氢:Fe3++H2S=Fe2++S↓+2H+(11)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NH3·H2O+SO2=NH+HSO(12)饱和石灰水跟稀HNO3反应:Ca(OH)2+2H+=Ca2++2H2O用心爱心专心(13)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CO22OH-+CO2=CO+H2O(14)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a2++2ClO-+H2+CO2=CaCO3↓+2Hco(15)硫化钠水解:S2-+2H2OH2S+2OH-(16)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17)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水反应HCO+Ca2++OH-=CaCO3↓+H2O(18)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OH-+NH\s\up6(△)H2O+NH3↑(19)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s\up6(电解)H2↑+Cl2↑+2OH-(20)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解析】有关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应当采用正向思维,根据书官吏要求进行分析,每一个离子方程式都应与其化学方程式及实际情况相吻合,不能随意臆造,综合分析知:(1)(2)正确,(3)H+不能将Fe氧化为Fe3+,(4)(5)电荷不守恒,(6)得失电子不相等,(7)(8)电荷不守恒,(9)正确,(10)电荷不守恒,(11)少量SO2时,不可能生成HSO,只能生成SO,(12)石灰水中Ca(OH)2应以Ca2+、OH-形式书写,(13)正确,(14)在通入过量CO2时应写成Ca(HCO3)2,(15)反应没有分步,(16)HclO分子不可改写,因为HclO是弱酸,(17)Ca(OH)2少量时,OH-与HCO完全转化成CO,无OH-剩余,(20)未考虑NH3·H2O是弱碱。【答案】(1)(2)(9)(13)(18)(19)【点评】书写离子方程式是中学化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功,命题的意图在于考查,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技能,并透过这些书写来检验学生认识弱电解质、物质的溶解性、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等方面的情况,判断离子方程方程式的对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产物对不对;(1)Fe的氧化物,(2)量不同时的产物,(3)滴加顺序的不同等②两边平不平:(1)原子是否守恒,(2)电荷是否守恒,(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是否守恒;③物质拆不拆:(1)强拆弱不拆,(2)易溶拆不溶不拆,(3)微溶物清拆浊不拆,(4)浓H2SO4不拆,浓HCl、浓HNO3拆,(5)单质、氧化物不拆。【例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Ba2+、Fe2+、Ag+、OH-、SO、CO中的某几种,现用该溶液做以下实验:①取此溶液少许,加足量盐酸无明显现象;②另取少许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将②中沉淀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