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潍坊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诗歌意象的分析、情景特点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主题单元标题诗歌中意向的分析,景情特点作者姓名隋学礼所属单位潍坊中学联系地址潍坊中学联系电话电子邮箱suixueli@126.com邮政编码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所需时间5课时(课内3课时+课外2课时,共5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怎样正确把握好诗歌中的意向,理解诗歌中景中情情中景的特点。本单元拟通过诗歌中几个意向的分析,研究诗歌形象,学会联系意境来分析人物形象的鉴赏方式,涵养坚持正确人生方向、勇敢与命运抗争的坚毅乐观的品格。本单元学习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了诗歌中意向的特点、诗歌中情景塑造方法的实际,重点对《沁园春》、《相信未来》、《让我们一起奔腾吧》》等几首诗歌进行鉴赏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专题二,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专题三,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沁园春》、《让我们一起奔腾吧》、《相信未来》、等几首诗歌的有关文学常识。2.能够依据不同诗歌的特点,分析诗歌的意象。3.能够探究诗歌中抒情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熟悉意向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作用。2.通过查阅图书、网上查询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在研究诗歌抒情方法的过程中,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2.感悟历史人物在大革命来临时所具有的胸怀,他们积极、乐观、勇敢的品质。3.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应课标1.培养阅读各类诗歌的兴趣,从优秀的诗歌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2.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中各种抒情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诗歌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3.背诵诗歌,注意积累诗歌中不同意象的含义。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怎样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2.如何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如何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专题划分专题一: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课外1课时+课内1课时=2课时)专题二:如何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课外1课时+课内1课时=2课时)专题三: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如何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1课时)专题一、怎样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所需课时课外1课时+课内1课时=2课时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结合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听朗读录音。上片“看”字、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停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抓住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万”“遍”“漫”“争”“击”“翔”字,体会其作用,抓住点明人物、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如“独”“立”“洲”,把握“看”和“忆”等起贯穿全词作用的词语,展开联想与想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力求背诵全篇。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3、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4、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本专题问题设计1、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