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实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中语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第一部分:三维目标第一课时第二部分:自主性学习1、背景介绍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说辞。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在巴黎相识。之后的40年时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列宁在评价他们的友谊时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又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2、人物介绍卡尔•马克思(1818--1883)是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以毕生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并将继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知识与技能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观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悼词的特点1、寻找并借助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句段,明了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2、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1、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献身于革命和科学的精神。2、理解作者贯穿全篇的深沉、含蓄的感情1818.5.5生于德国的特利尔城,1841年大学毕业。1842年担任《莱茵报》主编,至1883.3.14在伦敦的书桌旁逝世,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41年。马克思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类作出了不朽的贡献。1883年1月,马克思身患严重的支气管炎,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敦梅特兰公路41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他几乎不能吞咽。2月间,肺部发生脓肿。3月14日下午两点多,恩格斯到马克思那里去,护理马克思的海伦女士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说马克思处于半睡眠状态。随即便陪同恩格斯一道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而毫无痛苦的长眠了。这时距海伦离开房间还不到两分钟……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三天后,3月17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了葬仪,恩格斯代表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向自己的导师表达了深切的悼念,发表这篇著名的《讲话》。弗·恩格斯(1820-1895),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德国人。在革命斗争中,他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他和马克思一起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一个人继续担任欧洲社会主义者的领导和顾问。他一生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给无产阶级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3、新知识预览悼词的结构开头——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享年及其生前的身份职务正文——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的成就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结尾——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要求等4、自主性学习效果检查(1)注音诅()咒()估量()芜()杂诽()谤()悼()念给()予污()蔑()浅尝辄()止空()白嫉()恨得心应()手譬()如抹抹杀量量入为出抹布估量转弯抹角(2)从课文中找出一句你喜欢的句子并分析5、我的疑难问题第三部分:重点难点知识解析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从这个标题中的“墓前”和“讲话”,我们看出这是一篇什么文章?二、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段落大意。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三、研读第一段1.文章开头第一句按悼词的规范格式,写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但为什么要如此具体地写出时和刻呢?2、“最”能否删去?为什么?3、“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中破折号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1)对“这个人的逝世”,在第一段中是用哪些词语表述的?(2)提问:为什么不直接说出?(3)提问:知道这叫什么修辞方法吗?5、“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中破折号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什么样的心情?四、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教学过程:诵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1、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一生的主要贡献有哪些?3、马克思的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