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A部《渔父》导学案VIP免费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A部《渔父》导学案_第1页
1/3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A部《渔父》导学案_第2页
2/3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A部《渔父》导学案_第3页
3/3
《渔父》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2、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形象,探讨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3、学会思考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学习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学习难点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形象,探讨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学会思考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前置性补偿】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名平,战国时楚人。作品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开创新诗体——“楚辞”,《离骚》为代表,被后人称为“骚体”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2、名句分享“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余光中“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红山吟》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李元度题汨罗屈子祠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湖南草绿,三叠重招宋玉魂。——汨罗屈子祠二、预习检查1、给加点的字注音渔父()莞尔()餔其糟()歠其醨()()汶汶()淈()泥鼓枻()行吟()濯()缨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1)颜色憔悴(2)是以见放(3)新浴者必振衣(4)鼓枻而去(5)举世皆浊我独清(6)形容枯槁(7)新沐者必弹冠(8)圣人不凝滞于物(9)何故深思高举【新知探究】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的形象特征?2、本文塑造了渔夫怎样的形象特征?3、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4、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个人的认识。【形成性检测】1、一词多义渔父莞尔而笑圣人不凝滞于物而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于何故至于斯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葬于江鱼之腹中是以见放不者,若属皆为所虏以安能以身之察察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可以濯吾缨自令放为2、翻译句子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A部《渔父》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