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A部《将进酒》导学案VIP免费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A部《将进酒》导学案_第1页
1/3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A部《将进酒》导学案_第2页
2/3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A部《将进酒》导学案_第3页
3/3
《将进酒》导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学习重点难点1、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2、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这首诗。一、前置性补偿1、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获得较深认识。其诗表现出蔑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皆为人传诵。2、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铙歌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本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3、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5)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8)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9)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给加点的字注音将进酒()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钟鼓馔玉()斗酒十千恣欢谑()呼儿将出换美酒()千斤散尽还复来()5、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①高堂明镜悲白发②会须一饮三百杯③钟鼓馔玉不足贵④斗酒十千恣欢谑⑤径须沽取对君酌⑥与尔同销万古愁⑦将进酒⑧将出二、新知探究1、诵读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2、全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请分析原因。3、诗人为何举陈思王曹植的例子?4、文章使用最多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分析。三、形成性检测阅读诗歌,回答以下问题。月下独酌作者: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1、请赏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中“独”字的表达效果。2、请赏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邀”字的表达作用。3、“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此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A部《将进酒》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