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中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学过的方法理解“宏伟”、“精巧”、“矗立”、“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作者是怎样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写具体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能说出金字塔的建造过程。4.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影象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段落内容和结构安排,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和段落,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怎样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体会这样写(列数字、作比较)的好处,能说出金字塔的建造过程。预习准备: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宏伟”、“精巧”、“矗立”、“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等词语意思。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随音乐欣赏图片“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1.揭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至今唯一存在于世的只有埃及金字塔。2.板书课题:埃及金字塔(提示“及”字书写顺序,指导读题。)3.补充课题二、学习第一、二小节1.出示表格埃及金字塔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沙漠中形状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用途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2.交流了解到关于金字塔哪些方面信息,完成表格(1)地理位置(2)形状是角锥形a.找出课文第二小节具体描写角锥形的句子,学生读句b.出示角锥形图片,分析角锥形c.学生练习说一说什么是角锥形(3)建造时间(4)用途-—埋葬法老的尸体(提问:古埃及法老是谁?)(5)名字的由来3.小结板书:概况过渡:从一、二小节了解金字塔的概况,作者接下来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进入三、四小节。)三、学习第三、四小节1.自由轻声朗读三、四小节,找出一句话可以直接了解三、四小节内容,用括号括出。(教师巡视)2.出示: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3.提问为什么要找这句话?(预设答案:第四小节围绕后半句,第三小节围绕前半句。)4.板书:建造过程建筑特点5.提示这句话是过渡句及它的作用,读句。6.出示宏伟而又精巧的胡夫金字塔用学过的方法(拆词法)理解“宏伟”,板书过渡:作者是怎样将金字塔的“宏伟”写具体的?默读第三小节,用直线划出相关句子。(一)宏伟1.出示:“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160吨。2.(指名读)提示发现这段话的特别之处。3.指导朗读(关注数字)。4.句子分析出示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1)指出作者拿金字塔与40层摩天大厦作比较。(出示对比图片)(2)着重理解“相当于”(3)比较句子,指出作比较需要选择大家熟悉的、合适的对象才能更加形象地写出事物特点。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金茂大厦一半那么高。出示B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1)一公里就是1000米。(2)自主选择作比较对象,学着用“相当于”来说一说金字塔底座的大小。出示: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我们学校操场一圈大约有200米。②国家体育场一圈大约有1千米。出示C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160吨。(1)读句(2)指出数量之多,重量之大。5.小结:体会作者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的好处。(指导再读句)说明:只读数字、整体理解三句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分拆成三句,以“相当于”贯穿于描写金字塔高度及底座大小分句,既巩固训练了学生对作比较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作者是怎样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来把金字塔的“宏伟”写具体的。(二)精巧过渡:胡夫金字塔如此宏伟,但它的建造工艺却是十分——精巧的。(板书:精巧)1.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拆词法)来理解“精巧”(精细而又巧妙)。积累带“精”字的词语,读词。2.找出描写金字塔精巧的句子,看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具体的。3.出示:“这些石块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