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杨树一中北校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本学期,校教务处依据《大杨树三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立足课堂教学,继续抓实教师基本功达标为主的校级教研活动,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级部和学科组的作用,圆满地完成了《教务工作计划》。具体工作如下:一、抓常规管理,促教师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1、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学校教务处期初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目标和要求,规范教师的行为,形成竞争机制。2、校领导、教务主任和级部主任层层分管,形成了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良好教学氛围。校各层领导坚持下班听课,深入教学第一线,巡视检查教师到岗情况及课堂秩序;教务主任和级部主任率先任主要学科的教学的同时,还及时地组织开展学校及本年级的教学教研工作;学科组长具体组织本学科组的教研活动的开展,组织集体备课和教师基本功达标的日常练兵活动。教务处尽量协调各学科工作,以促进教学和教研工作的开展。3、教务处在第十一周(期中考试后)对三个级部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检查,具体情况是:(1)、任课教师执行教学进度情况:任课教师基本能按照教学进度计划授课,没有出现重大变动情况。(2)、任课教师作业批改情况(24名教师的作业):学生作业类型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为书面作业,此类作业都在各级部专用作业本上完成,教师批阅认真。在此类作业批改过程中,董爱芝老师、吕俊清老师、牛奎章老师、孙艳梅老师等表现尤为认真。第二种作业为学生课后自我训练。此类作业虽无书面训练形式,但都能随堂检查和辅导,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3)任课教师教案(此次检查了31名教师的教案):优点:所有任课教师都能认真编写教案,教案形式虽有差别,但都能表现所授课程特点。教案格式完整,教学目标明确而具体,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过程设计完整有序,既体现知识结构知识点,又反映了教学过程,教案文字表述通畅。教案编写认真的老师有李继岩、杨爱民、王桂玲、牛奎章、宫淑华、薛桂范、孙艳梅等。不足:(1)、课时教案有些没有时间显示,因此不知是那节课讲的,也不能体现进度的快慢;(2)、教学过程中“板书设计”体现不够,多数教案中看不到“板书设计”;(3)、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缺乏设计,施教措施不够具体,因此可操作性不强;(4)、绝大部分教案中没有“教学反思”,教学反馈和经验的积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5)、有少数教师,教案书写不及时,势必影响课堂教学。4、加强对毕业年级工作的研究。及时召开了初三毕业年级教学研究会,针对新初三学生的特点,研究教学和辅导的新思路;上好课型课,充分挖掘教学潜力;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上课;抓实月考,力争出高质量的试题,严格监考,及时统计成绩,分析质量,探求新教法,不断提高成绩。5、组织召开每大周一次的业务学习。规定每大周前一个星期五下午第三、四节为教研活动时间,或集体备课研讨,或教务处组织召开业务学习,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教师基本功达标教学进行说、评课教研,及时让教师了解教研动态和进行适合本学科及学生特点的教学研究。6、抓教风,严学风,正考风。到目前为止,考试仍然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为了检验出真实的教学效果,教务处下狠心抓好每一次考试,从出题到安排监考,都落到实处。在级部安排好周考和月考的基础上,教务处精心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由于两校合并,期末考试有南校区统一组织),及时登记分数和进行质量分析,重视对不及格学生的辅导,收效甚佳。二、继续抓实以教师基本功达标为主的教研活动根据我校新学期的特点,教务处按照《大杨树三中教师基本功达标实施细则》和《优质课评比》的要求,进一步组织了本学期校级达标“四课一体”活动。本学期参加校级达标教研公开课的教师共23人:陶秀丽、敖千里、夏庆泉、任爱霞、李继岩、杨爱民、牛魁章、刘满堂、董爱芝、裘娟、盛艳、鞠秉新、许玲玲、吕俊清、张洪君、孙艳梅、薛桂范、梁亚洲、王玉欢、宫淑华、孙凤、杨志国、张艳秋。教师讲完课后,教务处集中组织了说课和评课活动。其整个过程,校领导亲自参加听评课,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