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实现学院: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科学姓名:乔婷婷学号:201301181122摘要:目前,各种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兴未艾,它们的建设都需要有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作为其基础。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把基础地理数据获取、处理、管理、维护等各个环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以平原区某市数字城市建设项目为例进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的研究。该数字城市建设项目中的地形数据库建设涉及1:500、1:1000、1:10000、1:50000等多种比例尺;图形信息以点状、线状以及面状地物等形式存在;数据的属性信息以扩展属性和文字描述等方式存在,形成多尺度、多数据格式的数据源。关键词: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概念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实现其输入、编辑、浏览、查询、统计、分析、表达、输出、更新等管理、维护与分发功能的软件和支撑环境的总称。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组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三部分组成,一般包括现势库和历史库。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核心,按类型分为大地测量数据、数字线划图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数据五个分库,分库又根据比例尺和分辨率的变化细化为子库,子库也可根据要素分成若干层;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是数据存储、管理和运行维护的软硬件及网络条件。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总体流程:总体流程如下:基础地理数据收集、数据检查分析、数据库结构设计、数据库编辑整理、质量检测、数据入库。(一)基础地理数据收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核心,按类型分为大地测量数据、数字线划图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数据五个分库,分库又根据比例尺和分辨率的变化细化为子库,子库也可根据要素分成若干层;研究数据为2012年野外实测,由南方CASS软件编辑成的数字线划图;图层依据《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编码》按八大类进行分层;要素编码采用国际码+图形代码组成,地形图数据中点状地物的编码在要素的Z比例属性中;线状地物的编码在要素的厚度属性中;要素的扩展属性为地物的实体名称。地形图数据根据《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标准,要对需要面状表示的要素进行构面处理,如池塘面、植被面,构面前需进行拓扑关系处理。(二)数据检查分析对选取的不同比例尺、不同格式的数据,从数据的分层、分类编码、数据的属性信息、图形的表现形式以及数据存在的问题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检查分析及编辑整理。1、1:1000比例尺数据DWG格式数据DWG格式数据本身存在不合理的线线相交、线悬挂、要素之间不相接等问题,需要进行拓扑关系处理,未进行闭合处理的面状要素要进行构面。面状要素的闭合处理在源数据预处理阶段的工作量最大。SHP格式数据SHP数据大部分的图形表示方式正确,但部分需要复合表示的要素的图形表示方式不正确。要素的编码和属性信息分别存在于SHP文件的属性表中,属性字段存在一些要素的属性信息,但数据的属性信息不符合数据库设计结构的要求。2、1:10000比例尺数据DWG格式数据DWG格式数据为航测编辑成图后的制图数据。数据图层依据航测图层的数字形式分层,数据中无属性信息,数据是以点线面注记等形式表示。数据中部分面状地物进行了闭合处理,增加了标示点;部分面状地物只进行了闭合处理,并未增加标示点。在编辑整理入库阶段,数据的属性信息需要根据注记表示的文字信息填写,数据中面状表示不完全的要素要进行完善。GDB格式数据数据分别以点线面注记等形式表示,要素的属性信息在数据的属性表中。此数据的组织结构最符合规范要求,但数据中存在部分要素表示错误,部分属性信息缺失的问题,使得在编辑整理入库时,要对数据的表示形式和属性信息逐要素进行检查和编辑处理。(三)数据库结构设计数据组织是数据管理的基础,数据库组织结构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则对数据进行归层、编辑处理、存储的过程。本文主要介绍数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