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融资政策的设计与优化摘要:随着近年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不断推进,地方政府资金缺口日益扩大。因此,有必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化运作融资平台,通过对融资政策优化,着力培养各地开发中的资本形成能力,形成金融资源聚集,进行有效的融资,从而为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构建中图分类号:F832.5文明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178-01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内涵及构建(一)融资平台的含义所谓融资平台,是指以某种组织结构或项目运作为载体和依托,以丰厚的盈利前景为目标,以低风险运作机制为保证,积累和聚集大量资金用于特定建设目标或特定项目的一种资本运作平台。(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构建从政府融资平台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政府融资成功经验来看,构建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融资平台有利于政府通过市场化运作项目,并灵活运用各种融资方式开辟新的筹资渠道集聚更多的资金,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多元化的城市开发建设所需的融资体系。地方政府要实现上述目标,要充分突出融资平台的功能,运用融资平台的运作理念,来搭建政府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平台的功能上,要求在政策的指导下,按照市场化、企业化的原则,以资本运作为主要方式,参与政府重大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公益项目等建设,对政府投资的重大公益性项目、技改项目和政策性项目进行投资;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发展前景的高成长性项目实行参股、控股;创造条件设立投资基金,并通过多种融资方式吸引境内外各种资金注入形成资本,积极稳妥地进行风险投资,促进城市的开发建设。二、地方政府融资政策的设计与优化一般来看,许多地方政府在融资中往往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吸引各种资本要素注入,或者仅凭政府财政的投入启动地区发展,无法满足地方发展的资金需求的,因此需要搭建一个由政府主导的有针对性优化的融资平台。(一)政府融资平台运营项目分析政府开发项目按照项目建成后是否有预期收益,基本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经营性项目,即项目建成后具有一定的收益性,例如部分市政收费道路和桥梁等;二是准经营性项目,包括城市垃圾处理、城市供水、供热、供气等项目,这些项目的收益率较低,项目建成后只能达到保本和微利;三是非经营性项目,包括城区道路建设、城市绿化、河道治理等,此类项目建成后其产品或服务无偿提供给社会,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和区域环境效益上。地方政府融资运营项目的运营模式可以采取经营性项目的运营可考虑以“以项目作增量模式”,而准经营性项目、可转换为准经营性或经营性的非经营性项目可采用“以存量带增量模式”以及“资本市场借力模式”等。另外,许多地方政府在利用优质项目资产整合,上市发行股票的筹资率为零或者很低,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考虑发行股票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的路径,做好增量资本运作和存量资本运作工作,积累资本运作经验,培育和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比如,债券市场是许多地方政府可以借助的主要资本市场,可以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这一契机,大力拓宽政府筹措资金途径,争取融资供给的拓展。(二)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策略1.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减少政府的行政色彩,减少政府的干涉,避免新的政企不分。应按照市场规律运转,提高经营的效率,实现投入、产出、再投入到更高产出的良性循环,适应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建设的需要。另外要加快城投公司自身的建设,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引导作用,通过合作、合资等方式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如城市路桥收费改革、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等。2.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困难第一,使用政策性质抵押贷款,引入银行资金超前建设。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积极主动向各金融部门推荐城建项目,可以通过土地出让金政府收益、大配套费、增容费等稳定收入质押的方式,向国家开发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放大现有资源和资金。第二,整合现有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引进各种项目融资的模式,例如BOT、TOT、PPP等项目融资模式。第四,对已拥有收费权的项目,可采用ABS形式融资;或者城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