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环节内部控制流程业务环节业务风险关键业务控制要点文档备注D1:固定资产管理的风险1、因固定资产取得和验收不当、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产能过剩,可能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资产价值贬损,安全事故频发或资源浪费的风险。1、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企业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固定资产的全过程业务。2、企业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固定资产业务。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人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3、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明确授权批准的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审批人的权限、责任以及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固定资产业务。4、审批人应当根据固定资产业务授权审批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固定资产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固定资产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5、固定资产应当制定固定资产业务流程,明确固定资产的预算、采购与验收,使用和维护、盘点、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并设置相应的记录或凭证,如实记载各环节业务的开展情况,确保固定资产业务全过程的有效控制。D2:固定资产预算1、固定资产预算不当,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投资规模超出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和筹资能力,盲目上项目,造成半拉子工程,使投资无法发挥经济效益。2、一些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不到位,项目一建成就开始亏损,造成较大的投资损失风险。1、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编制固定资产支出预算,应由工程、计划、财务、采购、生产等各部门人员共同参加,并要考虑投资预算额、机会成本、资本成本、预计现金流入等因素。2、为了便于日后对实际成本投资额的控制,编制投资额较大的专案的资本支出预算时,应有各分项投资预算额。3、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该聘请独立的中介机构或专人士进行可行性研究评价,并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防止出现决策失误。D3固定资产采1、固定资产授权审批制度不健全、岗位分1、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相关手续;超预购工不合理而产生舞弊行为的风险。2、固定资产采购申请不符合实际生产经营需要,采购申请不当,固定资产采购决策失误,可能造成资产损失或资源浪费。3、供应商选择的风险4、价款支付的风险算或预算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由相关责任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后在办理相关手续。2、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办法,明确请购、审批部门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与审批程序。采购过程应当规范、透明。一般固定资产采购由采购部采取比质比价的方法确定供应商,重大固定资产采购,应采取招标方式进行,由工程部、审计部、财务部,投资部、专家及使用企业成立专门小组,共同参与项目论证、公开招标等环节的工作。3、加强现有供应商评价制度及其管理工作,对于首次进入备选清单的供应商应核查其资信状况,承揽项目的能力。4、应建立预付款支付、批准制度;建立预付款管理跟踪制度。D4:取得固定资产与验收1、验收小组成员选择不当,验收过程不规范,可能使不合格资产进入企业,导致资产损失或资源浪费。1、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验收管理办法,资产管理部会同采购部按产品说明书、采购发票、合格证等详细检查固定资产实物,必要时,财务部也应参与重大固定资产的验收工作D5:固定资产移交1、固定资产的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可能导致资产流失、信息失真、账实不符。1、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应当填制固定资产交接单,由财务部、资产管理部、资产使用部门登记固定资产实物台帐。2、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目录,对验收合格后的每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按照单项资产建立固定资产卡片,相细记录各固定资产的来源、验收、使用地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运转、维修改造、折旧、盘点等向相关内容。据此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资产管理部、资产使用部、财务部账、卡、物一致。3、验收不合格的固定资产进行换货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