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习题集§1绪论一、填空题1、是建筑物埋在地表以下的结构部分,起扩散上部结构荷载的作用。2、是承受基础荷载的土层,分为和。3、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4、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不应计入和。5、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地基反力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二、简答题1、地基基础依据什么划分为哪几个设计等级?2、地基基础设计应满足的要求有哪些?3、基础方案类型有哪些?三、判断题1、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变形设计。()2、建筑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和构筑物,应验算其稳定性。()3、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传至基础上的荷载效应应按基本组合。()4、在确定基础配筋时,传至基础上的荷载效应应按基本组合。()§2浅基础一、填空题1、浅基础设计方法有和两种。2、有筋扩展基础系指钢筋混凝土和。3、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通常应原有建筑物的基础的埋深。否则,两基础间的净距应大于两基础底面高差的倍,或采取基坑护壁或加固原有建筑物的基础。4、基础埋深的选择的原则是在满足建筑物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尽量选择的埋深。基础埋深通常不小于m。5、当基础底面宽度大于m或埋深大于m时,按静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加以修正。6、软弱下卧层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基础底面尺寸、基础埋深或改变。7、沉降差是沉降量的差值。8、框架和单层排架结构主要控制相邻柱基的。9、多层或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主要控制,必要时尚应控制。10、经常承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处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应进行验算。12、刚性基础的宽高比应满足的要求。13、扩展基础钢筋保护层厚度有垫层时不小于mm;无垫层时不小于mm。14、扩展基础截面高度应满足和承载力要求。15、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施工措施为保持,调整。16、将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称为。17、在协同分析中,都必须满足和条件。18、文克勒地基模型基本假定用公式表示为。19、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简化方法有和。20、筏板内力计算简化方法有和。二、简答题1、简述浅基础设计内容步骤。2、浅基础按构造分为哪几种?3、基础类型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4、简述基础埋深的选择的原则和依据。5、《规范》GB50007将土的冻胀性依据什么分为哪几类?6、基础埋深对基础工程有哪些影响?7、简述浅基础静载荷试验法终止加载条件。8、简述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9、地基变形特征有哪几种?10、简述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危害的建筑措施措施。11、常见的地基计算模型有哪些?三、判断题1、框架和单层排架结构,地基变形主要验算倾斜。()2、建筑物的适应能力大,地基变形允许值大。()3、基础钢筋保护层厚度有垫层时不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小于70mm。()4、独立基础截面高度应满足冲切承载力要求。()5、正确的施工顺序是先低层后高层。()6、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通常应大于原有建筑物的基础的埋深。()7、环境对冻深无影响。()8、地基承载力与地基容许变形有关。()9、基础结构设计时,基底反力采用净反力。()10、建筑物的长高比越大,受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危害越轻。()11、在协同分析中,不论采用什么模型,都必须满足静力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四、计算题1、已知某矩形基础埋深埋深d=2.0m,长l=9.8m,宽b=7.0m,表层为杂填土厚度1.2m,重度=16kN/m3,内摩擦角k=10,内聚力ck=5.0kPa,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厚度4.5m,重度=18kN/m3,土粒比重ds=2.74,含水量w=50%,液限wL=44%,塑限wp=20%,内摩擦角k=16,内聚力ck=10.0kPa,基础试按规范推荐公式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5分)2、某条形基础采用刚性基础,基础墙厚bc=240mm,传下来的荷载标准值Fk=180kN/m,地下水埋深0.8m,其它地基资料如图1所示,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