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法(ID)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皮下注射法(H)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输液微粒: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一般为1-15微米,较大达50-300微米输液微粒污染:指在输液过程中,将输液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溶血反应:是受血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大量输血:一般指在24h内紧急输血量相当于或大于患者总血容量嗜睡:最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言语或轻微的刺激唤醒,醒后能正常、简单而缓慢的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意识模糊:程度较嗜睡深、表现为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可有幻觉、错觉、躁动不安、谵妄或精神错乱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光、声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瞳孔对光发射、角膜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等可存在。呼吸、心跳、血压无明显改变,可有大小便失禁、尿潴留瞳孔对光反应消失:瞳孔的大小不随光线刺激的变化而变化导尿术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1异常排尿的评估多尿:指24h尿量超过2500ml;少尿:指24h尿量少于400ml;无尿或尿闭:指24h尿量少于100ml或12h内无尿液产生者;膀胱刺激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2尿潴留患者的护理(1)心理护理(2)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3)调整体位和姿势(4)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5)热敷、按摩(6)健康教育(7)必要时根据医嘱肌内注射氯化卡巴胆碱等(8)经上述处理仍不能解除尿潴留时,可采用导尿术3尿失禁患者的护理(1)皮肤护理(2)外部引流(3)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病情许可分时间段多饮水;定时给予便器协助排便;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4)对长期尿失禁的患者,可行导尿术留置导尿术(5)心理护理,安慰支持使其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4导尿术注意事项: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1000ml;防止血尿和虚脱的发生;为女患者插尿管时,如导尿管误入阴道,应另换无菌导尿管重新插管。5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1)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措施:1)保持尿道口清洁2)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3)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2)鼓励患者多饮水,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3)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4)注意患者的主诉并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有结晶时,应及时处理,每周检查尿常规1次。6留置导尿术的目的(1)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尿比重,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2)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使膀胱持续保持空虚,避免术中误伤(3)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和冲洗,并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促进伤口的愈合(4)为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患者引流尿液,保持会阴部的干燥和清洁(5)为尿失禁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7常用防腐剂及用法:甲醛作用:防腐和固定尿中有机成分。用法:每30ml尿液加40%甲醛液1滴。浓盐酸作用:保持尿液在酸性环境中,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用法:24h尿中共加5~10ml。甲苯作用:保持尿液中的化学成分不变。常用作尿蛋白定量、尿糖定量检查。用法:第一次尿液倒入后,每100ml尿液加0.5%~1%甲苯2ml,使之形成薄膜覆盖于尿液表面,防止细菌污染。如果测定尿中钠、钾、氯、肌酐、肌酸等则需加10ml。8便秘: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9灌肠法: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10大量不保留灌肠目的:(1)解除便秘、肠胀气。(2)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