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班老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5,共60分)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斑马B.细菌C.蘑菇D.珊瑚2.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能快速运动B.是由细胞构成的C.能进行光合作用D.能生长和繁殖3.“种下一粒籽,发了一个芽”,说明生物()A.需要营养B.是变化的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能繁殖4.某生物小组将鱼、河蚌、水草、虾、荷花分为一类,将松、麻雀、野兔、狐分为另一类,分类的依据()A.生物用途B.生物的数量C.形态结构特点D.生活环境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观察是指用肉眼去看B.调查就是去实地进行考察C.人口普查也是一种调查D.收集和分析资料不常用6.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A.候鸟迁徙B.山顶的旗形树C.蛾类夜间活动D.仙人掌叶特化成刺7.捕鱼时候发现,有些鱼跳上岸上,过一段时间就会死亡,说明()A.鱼的生活依赖一定的环境B.鱼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C.鱼能对环境产生影响D.鱼对刺激有反应8.“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直接说明了()A.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9.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A.有光、无光B.有光、无水C.干燥、湿润D.有空气、无空气10.属于竞争关系()A.人和鸡B.小麦和杂草C.狼和羊D.大鱼和小鱼11.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森林可保持水土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蚯蚓疏松土壤112.“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是()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与环境无关D.无法分析判断13.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黄河里的鱼B.一条河C.一片森林D.一块草地14.下列关系中,属于食物链的是()A.狼→兔→草→阳光B.阳光→草→羊→狼C.草→昆虫→鸟→蛇D.蛇→蛙→昆虫→草15.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A.植物B.动物C.细菌D.真菌16.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A.少量增加B.富集C.减少D.不变17.动植物种类繁多,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18.地球上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A.水圈B.岩石圈C.大气圈D.以上三项19.下列哪种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小()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20.依据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在制定计划之前一定要()A.发现问题B.实施计划C.作出假设D.得出结论21.在实验观察中,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物像,但不太清晰,他应该()A.换用高倍镜B.调节光圈C.调节反光镜D.调节细准焦螺旋22.将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视野内发生的变化()A.细胞变大,数目减少,视野变暗B.细胞变大,数目增多,视野变亮C.细胞变小,数目减少,视野变暗D.细胞变小,数目增多,视野变亮23.在显微镜下,看到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把视野移到中央,应将玻片标本移向()A.左下方B.左上方C.右下方D.右上方24.视野变暗时,我们应该用()使光线变亮.2A.大光圈,凹面镜B.小光圈,平面镜C.大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25.在动物细胞中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壁和细胞膜D.细胞质26.菠菜放在开水里煮过后,水的颜色变绿;而放在冷水中则不产生这种现象,分析其原因是()A.煮过后,绿色从细胞壁上褪了下来B.叶绿素溶解于热水而不溶解于冷水C.细胞质受热后产生绿色D.细胞膜透性被破坏,叶绿素渗出27.克隆羊多莉长得非常像()A.供核的母羊BB.供卵细胞的母羊AC.代孕的母羊CD.三只羊的一部分28.下列生物中仅有一种能量转换器的是()A.小麦B.桃树C.兔子D.苹果树29.把一粒玉米放在火上烧,烧掉的物质和剩下的物质分别是()A.无机物、有机物B.有机物、无机盐C.无机物、无机物D.有机物、有机物30.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是与下列哪一项分不开的()A.细胞的生长和分化B.细胞的分裂C.细胞的分裂和生长D.细胞的生长31.一个细胞连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