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闯关检测题组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表示“1960—2013年黑龙江省各月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趋势系数和降水的趋势系数”,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2014河南郑州一中一模,12,2分)关于黑龙江省气候变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年份气温在2月份升高最为显著B.冬半年的气温将高于夏半年C.全年最低温度上升最为明显D.7—9月的降水量最少2.(2014河南郑州一中一模,13,2分)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可能有()①病虫害的发生频度加大②夏季干旱的发生频度加大③农作物的熟制发生根本性改变④冬季冻害的损失大幅增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2014广东文综,2,4分)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下图为北京市泥石流危害区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4.(2014四川联测一,7)甲、乙两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达()A.49毫米B.99毫米C.149毫米D.199毫米5.(2014四川联测一,8)依据泥石流发生条件,推测乙地区()A.地势平坦,降水丰富B.地形陡峻,降水丰富C.降水丰富,植被茂密D.地势平坦,植被稀少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读图,回答下面两题。6.(2014北京西城二模,2)据图()A.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C.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7.(2014北京西城二模,3)绿水()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C.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D.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8.(2014四川文综,5,4分)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9.(2014四川文综,6,4分)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展线是铁路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的一种修筑形式,通常以延长、伸展的铺设方法来避开地形的不利影响。下图为某地铁路的展线示意图及局部实景照片。回答下面两题。10.(2014昆明一调,5)图中,①②③处铁路路面平均海拔由高到低排序最可能的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②③①11.(2014昆明一调,6)图中P建筑物的主要功能是()A.排水B.固坡C.野生动物通道D.稳固铁道路基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4广州三校联考,40)邓小平同志曾说:“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稀土资源在现代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中越来越被重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4)题。(31分)材料一世界稀土产量变化(1950—2006年)材料二江西省的赣州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原矿基地之一,勘探发现稀土矿主要富含在土壤层中,并发现其稀土元素来自于当地花岗岩、砂页岩、千枚岩等。赣州的许多小企业在稀土的提取过程中,先将山体表层土壤和植被搬走,然后用硫酸铵去浸泡下层土壤,最后在土壤里留下大量的硫酸根和铵离子,把植物的根都“烧”掉。(1)根据材料一回答:在稀土资源丰富的A、B、C三省区中,目前水能开发量最大的是(填字母)省,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9分)。(2)根据材料一,说明1960年以后世界稀土生产构成变化特点。(4分)(3)根据材料二,说明江西赣州稀土成矿的地质作用过程(4分),赣州在稀土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哪些环境问题?(6分)(4)结合材料,你认为在我国的稀土资源开发中,应如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8分)1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5分)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1)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请据图Ⅰ列举三项。(10分)(2)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请参考图Ⅱ说明原因。(15分)一、选择题1—2.CA本题组考查气候的变化及影响,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