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小聂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帮助他找出其中的错误()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B.范围: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D.正式展开的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2.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在东西柏林边界上修筑的“柏林墙”,它是东德人和西德人难以逾越的障碍;20世纪末,德国统一,柏林墙被拆除。柏林墙的修建,反映了哪一历史状况()A.美苏冷战B.欧洲一体化C.世界多极化D.经济全球化3.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①扶持控制西欧②援助欧洲发展③建立北约组织④遏制苏联力量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富尔顿并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实际上揭开了“冷战”的序幕。将“冷战”推向了高潮的重要事件是()A.美国推出“杜鲁门主义”B.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C.“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D.发动侵朝、侵越战争5.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A.都属于冷战政策的内容B.都以经济援助为主要形式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6.尼克松上台执政后,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实行战略收缩,其主要原因是尼克松上台执政后()A.深陷越南战争之中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冲击C.美国债务负担沉重D.苏联采取积极的进攻战略7.二战后初期,罗伯特·奥本海默曾说:“我们或者可以预料一下这样的情形,两个大国都可以毁灭对方的文明和生机,虽然自身也处于危境。”罗伯特·奥本海默此语针对的是()A.美苏争霸B.日美贸易摩擦C.西欧与美国的经济竞争D.北约与华约的军事对峙18.2006年以来,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朝鲜、韩国就朝鲜核问题在北京多次举行六方会谈,该事件可以反映出()A.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强C.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D.美国实行霸权主义政策9.某校学生拟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关系”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文献可以参考的是()A.《凡尔赛和约》B.《杜鲁门回忆录》C.《古巴导弹危机始末》D.《两极格局的终结》10.下列组合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一项是()A.东欧剧变——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揭开了“冷战”的序幕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两极格局崩溃11.“勾结一敌对一联合一冷战一对峙一牵制”适合用来概括近现代的A.美日关系B.美俄(苏)关系C.英美关系D.英法关系12.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后,有报纸评论说:“这是北约成立以来首次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主权国家采取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这里的“主权国家”是指()A.伊拉克B.南联盟C.阿富汗D.阿尔巴尼亚1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诺基亚、三星、皮尔·卡丹等国际名牌商品,轻松享用肯德基、麦当劳快餐。这都得益于()A.贸易自由化B.区域集团化C.政治多极化D.经济全球化14.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势不可当。下列哪些组织的出现顺应了这趋势的发展①世界贸易组织②亚太经合组织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④欧洲联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5.小明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他有一张不小心被污损的邮票(见下图)。根据相关信息推断,邮票上被污损部分的内容应该是()A.世界卫生B.世界石油C.世界贸易D.世界经济16.小张正在探究“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下列取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美苏冷战始末》B.《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报告》C.《“一超多强”局面的成因》D.《萨拉热窝事件揭秘》17.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人口数量B.经济实力C.资源优势D.军事实力18.某九年级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在探讨有关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问题2时,得出下列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经济组织B.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它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C.作为“一超”的美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