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连东海二中2016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VIP免费

江苏省连东海二中2016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1/12
江苏省连东海二中2016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2/12
江苏省连东海二中2016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3/12
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1.打开盛有下列试剂瓶,有白雾现象的是()A.浓硫酸B.浓硝酸C.稀硝酸D.浓盐酸2.有五种饱和溶液①Ba(NO3)2②Ca(OH)2③NaAlO2④Na2CO3⑤NH3和NaCl,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③④3.反应过程中固体物质质量增加的是()A.氨气通过无水氯化钙粉末B.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C.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到硝酸铜溶液中4.制备下列物质的工业生产流程合理是()5.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可制取氨气B.用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C.用图3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D.用图4所示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6.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通过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混有CO2气体B.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混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C.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混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D.先通过足量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混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7.在100ml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中,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是0.6mol/l.向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加热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值为(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A.0.30mol/lB.0.225mol/lC.0.45mol/lD.0.36mol/l8.在通常状况下,A是固体单质。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1)写出A、E的化学式:A__________;E__________。(2)写出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E→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A为气态单质,则A、E的化学式:A__________;E__________。9.下列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正确的是A.除去NO中的NO2B.稀释浓硫酸C.实验室制取NH3D.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31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善于做“表面文章”的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他的成就之一是证实了气体在固体催化剂表面进行的反应,开创了表面化学的方法论。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O2是该过程的中间产物B.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C.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是CO2和NOD.该催化转化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O+O2+4CO催化剂4CO2+N2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Ⅰ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13.将相同质量的两铜片分别和浓硝酸、稀硝酸(两者均过量)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出现钝化现象:浓硝酸会,稀硝酸不会B.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14.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9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A.0.2molB.0.4molC.0.8molD.0.9mol15.下图所示是气体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水槽中是水,试管中是NO2,可看到液面上升,若充入一定量的O2可使液体充满整个试管B.若水槽中是NaOH溶液,试管中是Cl2,可看到液面上升、试管中黄绿色褪去C.若水槽中是水并滴有几滴紫色石蕊,试管中是SO2,可看到液面上升并变为无色D.若水槽中是水并滴有几滴酚酞,试管中是NH3,可看到液面上升并呈红色16.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SO2后,颜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B.用惰性电极电解相同浓度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阴极首先析出的是Ag,说明A...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连东海二中2016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