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高考】2013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精典例题+详细解析第7讲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江门高三调研)“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村民选举制度解析:选C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从题干“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可知这个制度属于政党制度,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题目要求。A项属于人民代议机关,B项属于地方行政机构,D项属于人民代表选举制度。2.(2012·莆田模拟)“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民族自决”等信息表明考查的是新中国实行的民族制度,B项正确。3.(2012·扬州高三期中调研)“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D.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解析:选D本题考查1954年宪法。“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说明该宪法是在1949年后颁布的。A、B、C三项都是共同纲领内容,体现不出“共同纲领的发展”。4.(2012·沧州高三复习质检)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B.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倒退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解析:选D本题考查“文革”对民主政治与法制的摧残。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及口号的特征说明此应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口号,而口号是涉及民主政治与法制;注意限定词“本质”。5.(2012·太原调研)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1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可知材料中实行的是直接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选举实行直接选举。6.(2012·西城模拟)1950年7月,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求同存异”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从题意来看,外国的一切船只进来都得重新批准,属于外交政策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内容,不属于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的外交策略,排除C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求同存异”是在1955年亚非会议上提出来的,均与时间不符,排除。7.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主要是基于中国()A.奉行“一边倒”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D.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