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高考】2013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精典例题+详细解析第8讲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汕头模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直接体现在()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实现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解析:选C本题考查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中改革开放后的基层民主建设。从材料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政治上发展民主”不难推断要求选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民主政治建设情况。2.(2012·济南模拟)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论中国式民主政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产生了新思想观念,如“以人为本”、人权、法治、公民社会、和谐社会等。新的思想观念引发了政治上的变迁,主要表现为()①依法治国,并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②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③建立服务型政府,改善公共服务质量④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选A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根据相关史实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A项。3.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保证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解析:选B“一国两制”为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提供了制度保证。4.邓小平说:“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A.实行“一边倒”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D.实行不结盟政策解析:选D由材料可以看出,中国为应对霸权主义的威胁,采取的“一条线”战略,实际上是一定意义上的结盟;很大转变是指由一定意义的结盟变成不结盟。故选D项。5.2012年6月5日至7日,再次就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首次访华,双方表示要始终坚持中俄世代友好的和平理念,不断加深战略互信、加大政治互助。下列各项能够证明中俄关系世代友好理念的是()①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政府第一个与中国建交②1949年,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③当今中俄两国致力于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④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C本题以普京访华为切入点,考查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史。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资本主义国家敌对中国的背景下,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和中国建交,①说法正确。由题干可知,③说法1正确。中国在2006年举办“俄罗斯年”,俄罗斯在2007年举办“中国年”,④正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于1950年,故②中时间错误。6.(2012·韶关模拟)“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此“隆中三策”被提炼为党的理论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解析:选B“停止批邓”喻指结束“文革”,“冤案一理”指平反冤假错案,“生产狠狠抓”指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综合判断,此次会议应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7.(2012·湖北师大附中月考)某同学在研究中华老字号“张一元”的过程中,打乱了大事年表,其正确的顺序是()序号事件①公私合营②利用刚进入中国不久的电影进行广告宣传③成立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④恢复张一元茶庄的名称A.②①④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解析:选A公私合营是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