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然气点供站的安全管理及其应对措施的分析三亚长丰海洋天然气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文勇申评高级职称论文摘要天然气是当前我国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其整体供应规模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成为了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管道供气也从大中城市逐渐的蔓延到了小城市,但由于天然气管道的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在管网建成前,由一些小型的区域供气站或点对点供气站率先占领市场,成为燃气供应的主要方式,燃气公司的安全管理情况直接决定了点供站在其供应环节中存在的安全可靠性,本文主要针对天然气点供站供应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阐述具体的应对措施,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天然气;供应;安全;点供。一、点供站安全风险特征分析1.1低温风险液化天然气的存储对于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饱和蒸汽压要接近大气温的正常压力。无论在液化天然气的存储、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都要确保其温度的临界点。同时在液化天然气供应站中存储以及输送的过程中,要保障其设备的材料符合低温的性能,避免在低温环境下发生脆性断裂、收缩等状况发生,否则会造成液化天然气的泄露现象,会对天然气供应站带来一定的风险。1.2燃烧风险液化天然气的其燃烧范围在6%-13%,液化天然气的燃烧速度大概为0.3m/s,如若在密封的环境下,液化天然气与蒸汽会由于燃烧导致爆炸;但在开放的环境中,液化天然气和蒸汽产生爆炸的几率较小。当液化天然气蒸汽遇到明火则会易燃,同时还极易扩散到有氧气的地方。1.3管理风险天然气点供站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诸多特点,燃气企业一般都会将点供站设计为无人值守站,而往往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对点供站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点供站安全管理上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点供站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不够具体,安全管理责任体系不落实,相关联内外部操作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安全检查及隐患处理不及时,事故应急处理范围及应急措施不能及时有效等诸多风险。二、安全管理措施研究2.1安全管理制度措施(1)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是安全管理活动的实际执行者,健全的管理机构和优秀的管理人员是保证天然气供应安全的前提条件,能够有利于的发现天然气供应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有效处理安全隐患与突发事故。因此,企业应围绕生产运营活动构建多层级的管理机构,实现全面的风险管控,安全管理人员充分明确自身岗位责任和企业各岗位职责,按“一岗一责”明确各岗位职责,同时,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应熟悉掌握天然气供应安全问题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安全管理工作。(2)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是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基本执行规范性的基础条件,在天然气点供站应实行行四级安全检查制度,通过厂站、分厂、工段、班组的层级细化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可通过对各场所、设备、操作工序等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形成《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分析表》内容,通过安全检查确保各个环节安全风险可控,检查应有检查表格、检查标准、检查记录等控制文件。(3)检查制度及其落实。天然气企业应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性与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重点关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内容。详细考察安全管理活动的实际执行效果,实现安全制度与管理行为二者之间的协调统一,保证管理活动的实效性。(4)检查隐患与整改。通过有效的现场检查,发现天然气供应环节的设备、环境以及人为安全隐患,对可能导致严重问题的危险源进行重点管理,对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有效的监控。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措施,将安全问题解决处理在萌芽阶段。2.2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安全技术管理措施是通过科学规范天然气供应过程的生产操作来实现安全风险的规避,相应安全技术措施的应用能够全面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同时也能全面提升供应效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天然气供应环节中,应充分保证设备、管道、储罐的密封性,通过设备选型杜绝天然气泄漏事故。(2)在天然气储运环节易出现泄漏的区域,如罐区、气化区、卸车台等区域设置泄漏报警装置,对于可能产生火灾的重点位置设置火灾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