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5.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苏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5.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1/4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5.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4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5.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3/4
5.古代寓言二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显文言;2、理解这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二、教学重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显文言。三、教学难点:理解这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四、教学设计: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合作学习,教师适时点拨。五、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郑人买履》一、导入新课:提问学生印象最深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从而归纳寓言特征(投影展示)。寓言,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寄寓较深的道理,进行劝喻或讽刺。今天我们和寓言老友相约,来破译古人言谈举止的密码,从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想想真是令人神往。在登堂入室前,我们先来净手拂面,做好准备工作。二、检查预习卡片:1、文学常识作者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师从荀子,著有《韩非子》其书,这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代表作品有《孤愤》、《五蠹》等。2、生字词拼写宁信度欲买履者自度其足三、出示学习目标。五、朗读,讲究变化:自由朗读,四人小组三人配对,一人评价,轮番演读,找出最佳组合,思考朗读过程中的注意要点,再以小组为单位毛遂自荐,演示范读,再齐读。点拨:不读破句,读出语气、语速的变化。尤其是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六、疏通文义:四人小组结合书下注解和古汉语常用字典,合作翻译,划出理解含糊、有疑难的词句,课堂质疑,共同解决。七、检查所学,及时巩固:1、重点实虚词解释:2、一词多义:之、而、度3、通假字:坐、反4、倒装句并翻译:郑人有欲买履者、何不试之以足、无自信也八、分析课文:1、最能体现郑人思想性格的句子在哪里?反复朗读。那前面又谈了什么?2、你如何看待郑人的举动?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今天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九、背诵全文:十一、作业:1、默写全文并翻译。2、展开合理想象,扩写该故事。第二课时学习《刻舟求剑》一、导入新课:从《吕氏春秋》简介及其特点“讽刺别人”导入“这次想讽刺的是什么人?”二、检查本课生字词拼写三、自由朗读该课,分清句读,再比读,评出优胜者四、结合书下注解、工具书和已学文言翻译的方法,四人小组讨论翻译,在含糊的地方作上记号。八、分析课文:1、故事主体在哪里?概述主要内容。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人物什么形象?2、这种方法能找到剑吗?为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这是采用哪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3、文章有何寓意?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九、和《郑人买履》比较阅读:1、一词多义:之、其、而、2、相同点:A、寓意所处位置及寓意的关联。B、故事情节完整,形象生动。十、背诵该文。十一、作业:1、究竟有何方法能找到剑?2、默写全文并翻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5.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