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安阳镇上望一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生物入侵者》教案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本文是科普说明文,选入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文章主要按逻辑说明顺序安排文章的表达次序,因而,文章条例清晰,利于人们对“生物入侵者”的认识。文章主要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来说明文章的内容,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本文为科普类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而有不失形象生动。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接触过一些说明文,也零星地知道一些说明方法。本文条理清楚,表达明白易懂,学生要读懂它几乎没有难度。但是,本文是说明文的例子,课标规定初中孩子要学会写说明文,本文是孩子学写说明文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因而,让学生明白说明文的特点并学会用说明表达方式是孩子学习的难点。三、学习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知道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表达意义并学会运用,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以及表达效果。2、过程与方法目标:默读课文概括内容,分析说明顺序,分析课文内容以及明白课文所运用的表达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的忧患意识,表达自己的对“生物入侵者”的看法。四、学习重难点:1、重点:学习课文的几种说明方法并运用。2、难点:表达对“生物入侵者”的看法,培养科学精神。五、课时分配:1课时六、教学设想:本文被安排在第四单元,因为这次上课比赛,临时把课文提前上。学生只是在初一接触了个别说明文,对说明文的知识都是一知半解的,所以,教师要传授说明文的知识,即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但是,传授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因而教学知识点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的安排和语言的运用,无非都是为了让说明的内容更加的明白易懂、科学合理。因而,教学这些知识时,必须与文章内容相结合。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看到《生物入侵者》这个题目,作为读者的你想从文中了解哪些东西,或者你会想到什么?生:……师: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一个事物,有一定的规律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下面,看文章所写的内容能否解决我们的疑问。(学生预习过,要求用跳读的方法明确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二)理清思路,明确说明顺序生:(跳读课文,并回答问题)师:我们发觉,文章安排的顺序正是我们提出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逻辑来写的。因而,可以看出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生:师:根据文中对“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的表述,我们发觉,“生物入侵者”有哪些特点?生:师:“生物入侵者”的危害,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生:师:课文的另一处也有这样的话,找出来比较一下异同,并思考为什么?(让学生注意文章的结构)(三)结合内容,学习并运用说明方法师:课文是怎样介绍造成经济损失的。(这儿学生可能会提到举例子,或者具体的指出“斑贝”和“棕树蛇”两个例子,幻灯片显示这一段,让学生读这一段,并用一句话概括)(在学生讲到斑贝的危害时,教师顺势可以有下面一段问话,目的使学生了解举例子这个说明方法的运用是为了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可感,有说服力。)师:说起疏水管堵塞的危害,我们同学可能有感触,前不久,我们这儿也在疏通疏水管,你看到了些什么,有哪些感触?生:师:我刚才也是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了疏水管堵塞的危害,这个例子一举,我们有何感触?生:(幻灯片:举例子,为了说明对象具体,使观点有说服力)师:课文哪些地方还用了举例子方法,是为了说明什么的?(对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生:师:其实为了说明“生物入侵者”的危害,除了用举例子说明方法外,课文还用了什么方法?生:(这儿学生一般会知道列数字)师:比较一下举例子和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不同用处。生:(在危害部分,文中出现的两个列数字的句子前都有限制性词语,此时顺便让学生明白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特点)师:文章不仅用这两种说明方法表现“生物入侵者”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你注意文章的语言,你会发觉作者遣词上也表现了危害的严重性。(假如学生提到下面这些词语,教师可以这样点拨:)师:“赶尽杀绝”平时用在哪儿?从这儿还可以看出作者的怎样的情感?生:师:“在劫难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