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郑板桥题联赠渔民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新词,积累丰富语言文字。3.感受文中所述情境,理解对联含义。二、基础知识1.生字:题写上,签署:题名、题字、题壁、题诗、题辞。艘量词,指船只:三艘轮船。骤急,疾速,突然:天气骤冷、骤然、暴风骤雨。蔬可做菜吃的植物:蔬菜、菜蔬、布衣蔬食。蚌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蚌胎(指珍珠)。碑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2.会写的词语:题联、一艘、河蚌、石碑、夕阳西下、湖光山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细浪如银、狂风骤起、鱼虾菱藕、稻麦果蔬3.解词: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三、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简短的语言文字中却有着“好一幅湖光月色图”的美景,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文章运用了生动优美的语句描写了郑板桥的身临其景,从而生发一种深深的情感,近而写出一副好对联。2.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感受景美物丰情深的境地,从而理解对联所抒发的情感。3.教学难点:理解感悟郑板桥“触景生情”的对联所包含着的情感。4.教学突破点:以作者对景美物丰情深的身临其境的描写语句为突破点,充分想像感受郑板桥当时的心情与感受,从而理解对联中所包含的情感。四、教法设计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感受对联带给我们的情感。教学过程:1.读课题质疑。郑板桥为什么题联赠渔民?对联内容是什么?……12.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3.学习生字、新词,扫清文字障碍。4.深入理解课文,解决质疑问题。(1)郑板桥所题对联内容是什么?“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2)小组内交流理解这副对联的深刻含义是什么。(3)结合课文内容,汇报所学内容。“半湾活水千江月”——“郑板桥端坐船头,……脱口吟道”好一幅“湖光月色图”,这是一幅怎样的湖光月色图?充分感受景色之美。“一粒沉沙万斛珠”——“渔民告诉郑板桥……真是”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这是一种怎样的欢乐呢?充分感受物丰情又深。5.饱含深情朗读这副对联及与相对应的描写。6.课外拓展。收集整理更多的对联,讲一讲对联中的故事。五、板书设计郑板桥题联赠渔民半湾活水千江月景美情浓一粒沉沙万斛珠物丰六、资料索引与精华人物简介——郑板桥郑板桥即郑燮(1693.11.22-1765.1.22),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卒年七十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