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和橹板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朗读课文,基本理清课文的层次,了解课文的大意。教学重点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层次;正确书写生字;理解词语意思。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小朋友见过橹板吗?你知道它的作用吗?,那它是谁发明的呢?预设:橹板是鲁班发明的,鲁班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造福人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课文。出示板书课题:鲁班和橹板2.教学生字:板你是如何记住它的?你想到了哪它的哪些好朋友?能选用一个词说上一句话吗?3.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题。二、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出示学习目标1:1.提出任务在小组内练读课文。要求: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边读边画上小节号。2.小组合作学习朗读课文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鲁班盯着默默驾驶拨水滑行圆形后腿橹板吃力等已经往后身子向前忽然安全(2)开火车读(3)相机正音翘舌音:驶身前鼻音:身后鼻音:盯盯(4)打乱词语顺序开火读。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指名分段比赛朗读课文。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句子指导朗读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②他把木棍上半截削成圆形,就像鸭子的腿,把下半截削成扁形,就像鸭子的脚蹼。③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摇船的工具叫做“橹板”。2.默读课文,思考:鲁班怎么想到要造橹板的?3.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这个故事就讲了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鲁班受鸭子游泳的启示发明橹板的事。出示目标2:四、精选课文第一、二段学习。(一)品读事情的起因1.提出任务: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鲁班为什么要发明橹板?2.自主阅读:用直线画出来3.展示交流:(1)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些。教学生字:力你是如何记住它的?你想到它的哪些好朋友?练习:选字填空力立丽()气()丽()正华()站()用()(2)那么划船到底有多累呢?指名读。出示句子:等把船撑到对岸,老艄公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3)练习:体验老梢公的内心:他可能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4)指名读、齐读。(5)所以此时的鲁班上岸后——(引读)(6)让我们再一起来了解一下鲁班想发明橹板的原因。五、教学生字出示下列生字:等已往你是如何记住它的?重点指导书写:“已”的第三笔与第二笔衔接要找准位置。你想到了哪它的哪些好朋友?能选用一个词说上一句话吗?练习: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选字填空以已可()()经()后六、精心设计,检测完善。1.填上合适的词。一()老艄公一()竹篙一()小船()地撑船()地叫着()地滑行()地想着()地哭着()地行驶2.《习字册》一下第八单元课题23.鲁班和橹板第2教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四个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3.抓住关键词语,通过细心朗读体会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语,通过细心朗读体会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鲁班盯着默默驾驶拨水滑行圆形后腿橹板吃力等已经往后身子向前忽然安全2.鲁班看到老艄公用竹篙撑船很吃力,他上岸后,两眼盯着小船默默地想——3.他究竟有没有想到好办法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品读感悟出示学习目标:1.提出任务1:鲁班受到什么的启发呢?他为什么把橹板造成这个样子呢?2.自主阅读:朗读课文3、4自然段。3.展示交流:(1)鲁班收到鸭子的启发。(2)鲁班看到鸭子在干什么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3)你觉得哪几个词特别能表现出小鸭子们游水很快活,很轻松?指导读好词语“扑通扑通”和“轻快地”(4)指名读句子。(5)你知道鸭子游水靠的是什么吗?(出示纸剪成的“鸭蹼”。)(6)鲁班的橹板用什么做的呢?做成了什么样子呢?鲁班出神地看着,忽然眼睛一亮,马上找来一根粗木棍。可以知道他是用木棍做的。他把木棍上半截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