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瀑布的葬礼关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咆哮、滔滔不绝、震耳欲聋、一泻千里”等词语的意思。2.继续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了解课文内容。3.能主动背诵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4.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盛衰前后的鲜明差异,理解瀑布被葬送的原因,真切感受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唤起保护自然的责任心。[教学重点和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盛衰前后的鲜明差异,理解瀑布被葬送的原因。2.真切感受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唤起保护自然的责任心。[教学准备]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学生:1.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咆哮、惆怅、滔滔不绝、震耳欲聋、一泻千里、纷至沓来等。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3.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周边地区环境污染的情况。[教学设计]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沉重地告诉大家一件事: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纳河上,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当时,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葬礼专用的黑色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殊的葬礼。这个葬礼不是为某一个人,而是为一条瀑布——曾经一度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赛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的。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有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世上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惊讶,感到奇怪,然而今天,我们就要亲眼目睹这一切。2.板书课题,齐读。3.看了课题,你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吗?(为大瀑布举行葬礼是怎么回事?谁为瀑布举行葬礼?为什么要这样做?……)4.过渡:同学们提出的这一连串问题,书中都有答案。请带着问题,快速读课文,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导入新课从创设情境、质疑课题入手,直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为读课文明确了目标,有助于将有效时间用在重点内容的学习上。二、理清层次,概括内容。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随机正音:纷至沓来、惆怅、咆哮、酋长、枯槁。说明:学生虽为高年段,但字词教学仍不可忽视,在这里通过课文的朗读,及时纠正一些字音仍有必要。2.学生读后归纳: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3.说说读文后你还有哪些疑惑。用心爱心专心1(巴西总统为什么要亲自主持瀑布的葬礼?大瀑布是怎样消失的?举行瀑布葬礼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过渡: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由总统亲自主持,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巴西,来到追悼会现场,看看当时的情景吧!(播放追悼会场景,课文配音)说明:先感悟,后概括,再质疑,环环相扣,遵循语文学习的原则,弘扬学生的个性。三、情境对比,合作探究,体会情感。1.你们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看到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为之哀悼;看到他们身后枯竭的瀑布……)2.对比阅读,夸赞曾经的瀑布,惋惜现在的瀑布。(1)找出描写瀑布的句子今昔对比,对比阅读。(运用“读—画—品”的方式自学,也可选择自己喜欢或熟悉的方式学习。)(2)小组交流:(可采取“对比朗读”的形式)如:学生甲1:曾经的瀑布使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学生乙1:现在的瀑布一个观光者也没有,因为风景早已消失了。学生甲1:曾经的瀑布使无数的游客流连忘返,陶醉不已。学生乙1:现在的瀑布使许多慕名而来的观光者失望离去。学生甲2:曾经,站在很远,都能听见瀑布的水声震耳欲聋。学生乙2:现在,瀑布却连一滴水也没有。学生甲3:曾经,大瀑布的气势雄伟壮观,每秒种有1万立方米的水飞流直下……学生乙3:现在的瀑布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说明:在学习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今昔对比后,抓住这一点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复杂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人类自下而上环境的危机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为体会作者的情感作了铺垫。(3)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感情。如:描写瀑布雄伟壮观的句子: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随机播放录像,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描写瀑布枯竭的句子: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