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嘱咐,嘱咐什么?(发言提纲)•华南师大附中邹寿元心理方面第一“心”:“平常心”第二“心”:“自信心”第三“心”:“细心”第一法:“浏览全卷法”第二法“心理安慰法”第三法:“合理安排时间法”考点方面在考点方面的“嘱咐”所遵循的原则:全面嘱咐突出重点提纲挈领注重方法有所预测灵活应对布置练习临门一脚一、写作(一)审清题意1、新材料作文的审题(1)抓实质。(2)抓关键。(3)抓因素。(4)抓本义。2、命题作文的审题(1)内涵外延分析法这种方法指的是审清楚构成题目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结构分析法从结构的角度看,标题的类型不外乎词语型、短语(词组)型、句子型三种,无论是哪一种,都可以从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准确把握题意。(3)修辞分析法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作文命题情况看,有的话题(命题)采用了修辞手法,其中最常见的是比喻修辞法。审准这一类话题,关键在于找出喻体的特征,然后联想到与之相似的有关人生、事业、社会中的事情,找到切入的角度,确定文章的观点(主题)。(二)选好材料1、记叙类文章的选材一是围绕中心选材。二是选取典型材料。三是以独特的视角选材。四是选取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五是选取符合生活真实的材料。如果从材料的来源看,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从现实中选材。二是从历史中选材。(故事新编)三是从幻想中选材。用心爱心专心2、议论类文章中论据的选择一是注意论据的典型性。二是注意论据的准确性。三是注意论据的针对性。四是注意论据量的适度性。五是注意论据的新颖性。(三)学会分析1、意义分析法。2、因果分析法。3、假设分析法。4、辩证分析法。(四)理请思路1、记叙类文章。常以事件发生的开端、经过、结果为经线来安排结构,当然其中可以采用倒叙、插叙等方法;记游的文章常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结构。此外,要注意安排好文章的线索。2、议论类文章。可以参考如下的几种结构模式:●并列式。论据的并列,分论点的并列●对照式●层进式●因果式●散文式二、古诗文阅读要对高三阶段的有关复习内容进行概括。(一)古诗词鉴赏鉴赏古典诗词,要了解常用意象,掌握常用术语,要注意作者、背景、题目、注解。1、古典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1)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2)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3)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4)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叠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5)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6)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和表现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对比、渲染等)着手,分析其艺术效果。2、题例: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眼眉儿左誉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杆。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绮窗人在东风里,用心爱心专心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1)这首词上片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感情?(2分)答案:这首词上片写作者眼前的景色。通过杏花、斜月、栏杆、燕子、征雁、画角等意象,(1分)表达了思乡怀人的感情。(1分)(上片勾勒出一幅早春黄昏图,杏花寒、斜月渲染出凄凉的氛围,栏杆、燕子、征雁、画角等意象,引发了游子的思念)(2)有人评价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与杜甫的《月夜》相同,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答: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与杜甫的《月夜》相同,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上片写作者眼前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早春黄昏图,渲染出凄凉的氛围,为下片作了充分的铺垫。(1分)上片是实景,下片是联想想象的虚景。“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想象此刻在家乡闺中人对作者的思念情形,人在窗前迎东风眺望,对这春景洒泪生闲愁;(1分)“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联想两人分别时的情形,闺中人泪水盈盈,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