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语文学科复习专题讲座高考语文复习,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拼命做题目,自以为做得越多越好;二是不认真复习,自以为复习未必有用,指望“临场发挥”。这两种偏向都是侥幸心理的反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有的放矢,认真复习,突出重点,讲究实效。放箭要瞄准靶子,复习要认准目标。这靶子、目标是什么?一是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能级要求,尤其是今年新提出的要求,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阅读能“根据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作文要“感情真挚”等。二是高考试题的变化,近两年来,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题比例减小,测试的重点在阅读能力、语言表达和作文这三个方面。三是个人语文知识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实际状况。总体上看,除作文外,考生失分较多的是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着重考查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这三方面试题的正确回答都以对文章的准确理解为前提。过去的考生答不好题,主要不是文章读不懂,试题不会答,而在于没有处理好读文章与答题的关系。因此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找到依据不同类型文章的要素读懂读通文章的基本规律,进而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语言表达题,近两年主要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换用等能力,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生活甚至中学生的作文。这类试题多呈综合性,很少孤立考查某一个能力点;多呈开放性,答题需要一定程度的想象和联系能力。作文复习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而要靠自己写。在写中提高审题能力,提高运用来自生活中的材料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当前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积累写作材料。对于学校来讲,今年语文复习应考可注意这么几点:(一)全面复习,夯实基础能力。高考以能力立意作为命题的原则,对我们的总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科学、更有序地训练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鉴赏能力。而不能摆花架子或寻求一蹴而就的捷径。(二)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练之有“法”,除了有训练量的保证外,更重要的是加强题型研究,给学生提供规律性的解题钥匙。(三)重视“语用”训练。语言情景题(改病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句式的变换、仿写、选择,语句扩展,语段压缩等等)要有专题突破的措施,总结规律,强化技巧,落实操作性训练的“序”和“量”。(四)作文训练要到位。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多种形式和内容要顾及到。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训练审题能力。即使是如近年的开放式作文,审题不当也很难写出内容深透的好文章;②关注生活,关注优秀文化传统,关心社会,丰富学生的思想,提高其认识能力;③重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写好规矩文的基础上,鼓励创新,加强创新思维训练;④加强用心爱心专心思想修养,进行思想感情训练;⑤注重表达,强化情文并茂的针对性训练。如何提高复习效率一、强调精讲,变抢时间为比效率。深圳市在学校办学效益评估中,既看投入,也看"产出",以此来决定学校效益的好与差,这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迪。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业绩,也应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这种只以结果作为考核教师的主要依据的评价标准,导致好些教师不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下功夫,靠超量的课外练习来弥补课堂之不足。只顾自己这学科,多抢、多占学生时间,把他们推入"题海"。致使学生负担沉重,无所适从。有鉴于此,我们强调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具备运用自如驾驭课堂的能力;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比较新、旧《考试说明》的异同点,挖掘隐含信息;深入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寻找命题规律与考试热点,尤其注重与大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做到整个复习过程能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抓住关键,同时应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功能。学校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每周进行一次表格式的教学信息调查,对各科课堂教学满意程度和各科课外作业完成时间进行排队,发现问题及时个别反馈给有关教师,并积累调查数据,与高考成绩挂钩,考核教师的教学效益。这样就较好地引导教师以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