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下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国际班)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A.商品经济B.小农经济C.市场经济D.计划经济2.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内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A、要求民众纳税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C、不要求民众纳税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3.“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现象不可能出现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4.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A、粤商和徽商B、徽商和晋商C、闽商和粤商D、台商和港商5.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要想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D抑商政策的松动6.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70年代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兴办的企业是A、机器制造B、面粉、纺织等C、农业D、军事工业7.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A.因时制宜,因地制宜B.良种繁育,精耕细作C.作物轮耕,提高地力D.合理施肥,改良土壤8.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中国传统工艺如蜀锦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究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B.传统制作工艺难教难学C.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D.传统工艺品市场需求不足10.乾隆时期,苏州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这种情况说明了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11.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1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生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12.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社会进步观念是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13.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出现于A.西周B.战国C.秦朝D.汉朝14.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了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商品的涌入B、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C、繁重的捐税负担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15.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表2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A.2B.31C.73D.19316.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到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材料反映出A.英国纺织业日益走向衰落B.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C.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D.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7.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B.西方的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D.美洲新大陆的开发18.下列发明及交通工具,使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是ABCD19.美国学者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