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一、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共近110年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主要矛盾:⒈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四、分期界标:“五四”运动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领导;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前途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国家为前途五、中国近代化的沉浮⒈政治民主化: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⒉经济工业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⒊思想科学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⒋生活西方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部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时间范围:1840年~1919年,共近80年二、基本线索:封建列强入侵,与中国封建统治者互相勾结,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近代化半封建社会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中后期(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阶段特征】一、政治:⒈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考点: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⒉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不断增强(考点:太平天国运动)。二、经济(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⒈自然经济日益解体;⒉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⒊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⒋近代工业体系慢慢形成,但不完整。三、思想(考点:新思想的萌发;选修I戊戌变法)⒈开始向西方学习;⒉民主思想逐步产生。四、外交: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日益对外开放。【考点解析】一、鸦片战争1、时间:1840年~1842年2、背景:中国西方(英国)清政府面临严重社会问题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政治:落后的封建制度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经济: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保守、落后、自给自足)(开放、先进、无法满足:用心爱心专心市场、原料)3、原因:⑴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⑵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4、结果:英胜中败失败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二、《南京条约》(1842年)1、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危害割香港岛给英国(注意:不是整个香港)破坏中国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人民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简记:广厦福宁上,东南沿海地区)打开了中国沿海门户,有利于英国商品倾销和掠夺中国原料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要与英方商定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备注: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即以商品输出为主,掠夺中国原料)2、影响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瓦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思想上:“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兴起;结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时间:1856年~1860年2、原因:⑴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⑵直接原因:列强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3、重大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从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4、影响:⑴政治上:中国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共同镇压人民的反抗;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⑵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⑶实践上: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继续:主要因为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扩大:侵略国家、侵略时间、开放通商口岸、侵略区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