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小明同学利用传感器绘出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运动过程中,加速度a、速度v、位移x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0t时刻,初速度为零,则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像是()A.B.C.D.2、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并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亚里士多德D.笛卡尔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可知()A.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不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B.不受外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会发生改变,说明物体不一定有惯性C.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的运动D.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4、某场班级足球赛在16时20分正式开始,甲班经过30分钟的顽强拼搏,终于攻入了一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时20分”和“30分钟”均指时刻B.“16时20分”和“30分钟”均指时间间隔C.“16时20分”是指时间间隔,“30分钟”是指时刻D.“16时20分”是指时刻,“30分钟”是指时间间隔5、2018年11月13-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在巴黎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修订国际单位制(SI”)的1号决议.该决议是SI自1960年创建以来最为重大的变革,是科学进步的里程碑.根据决议,SI基本单位中有4个被重新定义.以下单位中哪个是本次大会被重新定义的()A.千克B.秒C.米D.牛顿6、2019年12月18日,负责我校水火箭发射比赛的练老师驾驶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在演达大道上行驶,发现近日在惠州“礼让行人”和限速的标识随处可见(如下图)。路上还有惠州交警的温馨提示:驾驶机动车行经斑马线,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的,可依法给予200元罚款,记3分的处罚。在人行道前,练老师突然发现前方有行人,如图,说那时迟那时快,采取紧急利车,后车轮抱死,车轮向前直线滑动。已知车胎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练老师在公路上已超速行驶B.汽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C.汽车滑行10m后停下来D.汽车刹车后3s的位移大小为30m7、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静止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的质量为2m,B和C的质量都是m,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4,B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8。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A、B、C三个物体始终相对静止,则力F不能超过32mgB.当力F=μmg时,A、B间的摩擦力为34mgC.无论力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34gD.当力72Fmg时,B相对A滑动8、如图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当滑块以加速度a运动时,小球恰好对斜面没有压力,则滑块A可能的运动情况和加速度a的大小为()A.滑块A向左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B.滑块A向右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2gC.滑块A向左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D.滑块A向右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9、如图,质量为m的圆球放在两光滑挡板M、N之间,其中M与水平面夹角为α,N始终保持竖直.缓慢转动M板,使夹角α由60°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A.圆球对M的压力由3mg逐渐变大B.圆球对M的压力由2mg逐渐变小C.圆球对N的压力由2mg逐渐变大D.圆球对N的压力由3mg逐渐变小10、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