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策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第一页,共四十三页。流行病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慢阻肺的疾病负担在未来几十年里还将逐渐增加,其原因是其危险因素的持续暴露和人口的老龄化•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经济负担重第二页,共四十三页。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呼吸病症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导致•慢性气流受限是慢阻肺的特征,由小气道疾病〔阻塞性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引起,二者在不同患者所占比重不同第三页,共四十三页。导致慢阻肺气流受限和临床表现的病因、病理生物学和病理学第四页,共四十三页。诊断•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必备条件,如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可确定存在持续气流受限。•如果有相应的病症〔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和明显的危险因素接触,那么可诊断慢阻肺。第五页,共四十三页。慢阻肺的诊断路径第六页,共四十三页。评估•慢阻肺评估的目的在于决定患者气流受限的水平及其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未来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如急性加重、住院或者死亡〕,以最终指导治疗。第七页,共四十三页。评估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分级第八页,共四十三页。评估病症评估:慢阻肺评估测试〔CATTM〕第九页,共四十三页。评估急性加重风险的评估•慢阻肺急性加重定义为呼吸病症急性恶化,导致需要额外的治疗•分为:•轻度〔仅需要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中度〔需要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和/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患者需要住院或急诊就医〕,重度急性加重也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第十页,共四十三页。综合评估GOLD1~4代表了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肺功能分级〕,字母ABCD组包含了患者的病症负荷和急性加重史,用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第十一页,共四十三页。•FEV1是预测重要临床结果〔如死亡率和住院〕,以及指导非药物治疗〔如肺减容或肺移植手术〕的重要因素•对于个体用药指导,临床医生不需要肺功能数据,只根据病症和急性加重史,就可以按照改进后的ABCD分组启动治疗方案•这种评估系统既成认FEV1在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局限性,又强调了患者的病症和急性加重风险在指导治疗中的重要性第十二页,共四十三页。鉴别诊断第十三页,共四十三页。预防-戒烟•关键措施•药物戒烟尼古丁替代、伐尼克兰、安非他酮、去甲替林等•五步戒烟法“5A〞:询问、建议、评估、协助、制定方案第十四页,共四十三页。疫苗•流感疫苗:所有COPD患者•肺炎球菌疫苗:–≥65岁,PCV13、PPSV23。–<65岁,明显合并慢性心肺疾病,PPSV23。第十五页,共四十三页。治疗第十六页,共四十三页。稳定期COPD治疗目标阻止疾病进程防治急性加重降低死亡率减少病症缓解病症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健康状态降低风险第十七页,共四十三页。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副作用:窦性心动过速,躯体震颤等第十八页,共四十三页。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副作用:口干、偶有前列腺病症、青光眼等第十九页,共四十三页。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50茶碱副作用:恶心、心律失常等,存在过量风险。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口腔念珠菌病、声音嘶哑和肺炎发生率增加。罗氟司特副作用:腹泻、腹痛、恶心、体重减轻、睡眠障碍及头痛。第二十页,共四十三页。稳定期COPD治疗-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用支气管扩张剂是控制COPD病症的核心,通常规律用药〔A类证据〕规律和按需使用SABA或SAMA缓解病症,改善肺功能〔A类证据〕在缓解病症或改善肺功能方面,SABA与SAMA联合优于其中一种单一药物〔A类证据〕LABA和LAMA联合显著缓解呼吸困难、改善肺功能和健康状况,减少急性加重〔A类证据〕同LABA相比,LAMA能更好地减少急性加重〔A类证据〕、减少住院〔B类证据〕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三页。稳定期COPD治疗-支气管扩张剂在缓解病症或改善肺功能方面,LABA和LAMA联合优于其中单一一种药物〔A类证据〕在减少急性加重方面,LABA和LAMA联合优于其中单一一种药物或ICS/LABA〔B类证据〕噻托溴铵增强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