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儿童鼻炎及鼻-鼻窦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儿童鼻炎及鼻-鼻窦炎主要包括急性鼻炎、急性鼻-鼻窦炎、慢性鼻炎、慢性鼻-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俗称“伤风”或“感冒”,主要是由病原菌侵入机体而引起的鼻腔黏膜急性炎性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1-2]。急性鼻-鼻窦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急性炎症,患病率达5.0%~6.0%[2-3]。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病程持续12周以上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与鼻窦炎合并存在[1]。慢性鼻-鼻窦炎,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病程超过12周,患病率达2.1%~15.0%[4-6]。过敏性鼻炎是指机体暴露于过敏原后引发的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非感染性炎性疾病[7],目前儿童过敏性鼻炎全球患病率达2.0%~25.0%[8],我国患病率更是高达13.9%~25.7%[9-10]。上述鼻炎及鼻-鼻窦炎的发生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质量,重者甚至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鼻炎及鼻-鼻窦炎的有效控制对于儿童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根据鼻窦炎口服液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临床研究结果[11]、国内文献报道[12-19]及大量临床专家的经验,鼻窦炎口服液结合西医治疗儿童鼻炎及鼻-鼻窦炎较单独采用西医或者中医治疗更为有效,联合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增加疗效及通过免疫调节来减少急性感染复发率。鼻窦炎口服液临床使用近50年,具有清胆泄热、托毒排脓、宣通鼻窍的作用,可用于风热犯肺、湿热内蕴所致的鼻炎及鼻-鼻窦炎。然而,目前鼻窦炎口服液的说明书中针对儿童用药仅提示“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没有具体的儿童用法用量及疗程说明,使临床医师在儿童鼻炎及鼻-鼻窦炎中用药时无据可循。为了更好地在临床上指导儿童合理、有效地使用鼻窦炎口服液,根据RCT临床多中心研究[11]和相关文献研究结果,并结合耳鼻咽喉科中西医专家的临床用药经验,形成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儿童鼻炎及鼻-鼻窦炎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本共识主要对鼻窦炎口服液在儿童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论证,并给出该药物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用法用量及疗程推荐,以期能够为耳鼻咽喉科、儿科、基层全科医生的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性建议。1鼻窦炎口服液的有效性1.1鼻窦炎口服液的组方与功效鼻窦炎口服液组方源自“吉雷开窍汤”。由辛夷、荆芥、薄荷、桔梗、竹叶柴胡、苍耳子、白芷、川芎、黄芩、栀子、茯苓、川木通、黄芪和龙胆草14味药物组成[20]。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清泄肝胆之郁火,清利肝胆之湿热;荆芥、薄荷宣散肺经风热;茯苓、木通泄利湿浊;苍耳子、辛夷、白芷芳香辛散,善通鼻窍;桔梗、白芷、黄芪托毒排脓;川芎上达清窍以散脉络之淤滞。诸药合用乃针对鼻渊病因病机之关键环节而设,是为标本兼治之良方。1.2鼻窦炎口服液的药理作用1.2.1抑菌抗病毒体外抑菌试验表明,鼻窦炎口服液组方中川芎的主要成分阿魏酸具有较为广谱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等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1-22]。龙胆草、白芷都是天然的抑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抑制作用明显[23-24]。苍耳子含有苍耳苷、苍耳毒蛋白,对化脓性球菌、真菌、病毒均有抑制作用[25-26];辛夷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25,27]。荆芥、柴胡具有抗病毒的作用[25,28]。黄芪能通过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能力来发挥抗菌抑菌作用,同时还可以直接灭活病毒[29]。1.2.2重建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鼻腔和鼻窦纤毛活动具有规律性,鼻腔纤毛的摆动方向是由前到后,鼻窦的纤毛运动方向是从窦底或顶部开始,呈放射状,并逐渐集中向窦口方向运动,以促鼻腔、鼻窦内分泌物排出。一旦鼻腔鼻窦黏膜受损,黏液纤毛输送功能即减慢或停止,致鼻腔鼻窦分泌物贮留。而鼻窦炎口服液组方中的辛夷具有促进纤毛运动的乙酰胆碱样作用[30]。黄芪具有托毒排脓的作用,研究表明其可加强纤毛运动力度,加快纤毛运动频率[29,31]。桔梗具有祛痰排脓作用,可通过增加鼻腔鼻窦黏膜的分泌,稀释局部贮留的黏稠分泌物,促进纤毛运动功能恢复[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