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11]公开号CN101434912A[43]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21]申请号200810204495.4[22]申请日2008.12.12[21]申请号200810204495.4[71]申请人华东理工大学地址200237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72]发明人鲍杰陈曦[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代理人翟羽[51]Int.CI.C12N1/16(2006.01)C12P7/64(2006.01)C12R1/645(2006.01)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54]发明名称一种产油酵母菌株及其制备生物油脂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是一种产油酵母菌株及其制备生物油脂的方法;所述的产油酵母菌株为皮状丝孢酵母TrichosporoncutaneumCX1,保藏号为CGMCCNo.2527;产油酵母菌株生产生物油脂的方法:农作物秸秆经过预处理和水解后生成秸秆的水解液;在该水解液中添加基本无机盐组分,产油酵母菌就可以利用水解液中的糖和其它有机物生长和代谢生成油脂;生成的油脂贮藏在细胞内,之后将细胞内的油脂提取得到生物油脂。本发明的优点:生成的油脂组成与植物油类似,可以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与现在的其他工艺相比较极大地扩展了生物柴油的油脂原料来源,并显著降低了生物柴油原料油脂的成本。200810204495.4权利要求书第1/2页21.一种产油酵母菌株,其特征在于,产油酵母菌为皮状丝孢酵母TrichosporoncutaneumCX1,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登记保藏;保藏日期为2008年5月28日;编号为CGMCCNo.2527。2.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油酵母菌株制备生物油脂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稀酸预处理液或蒸汽膨爆预处理酶水解液的制备:利用农作物秸秆,经过稀硫酸或蒸汽膨爆预处理,获得的预处理后的秸秆经过纤维素酶的酶水解生成水解液,经过碱性物质调节pH,pH为5.0~6.0;所述的农作物秸秆选自玉米秸杆,汽爆玉米秸杆,小麦秸秆或者稻子秸秆中的一种;所述的稀硫酸预处理条件是在140~250℃下,预处理0.5~60分钟;所述的碱性物质为Ca(OH)2溶液或者NaOH溶液中的一种;(2)TrichosporoncutaneumCX1种子培养:从平板上选取一环菌落接入种子培养基,培养基组成如下:培养基组份质量百分比为,葡萄糖2%~5%,酵母粉0.05%~0.1%,(NH4)2SO40.1%~5%,KH2PO40.05%~5%;MgSO4·7H2O0.01%~1%;pH5.8~6.0,摇瓶装液量10~30%,培养温度为28~30℃,培养转速180~200转/分钟,培养时间为20~28小时;(3)TrichosporoncutaneumCX1摇瓶发酵:在步骤(1)的预处理液或酶水解液中添加无机盐,水解液组分为各种糖和有机物;接种量为2~10%,培养时间为96~120小时,其他发酵条件与种子培养相同;培养结束离心收集细胞,破壁提取生物油脂;200810204495.4权利要求书第2/2页3所述的酶选自SpezymeCP,纤维素酒精酶Accellerase或者Novozyme188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无机盐,组份质量百分比为,(NH4)2SO40.1%~5%,KH2PO40.05%~5%;MgSO4·7H2O0.01%~1%;所述的糖选自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或者甘露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有机物选自有机酸,呋喃化合物或者苯酚化合物中的一种;所述的有机酸选自乙酸、甲酸、乙酰丙酸或者乳酸中的一种;所述的呋喃化合物选自糠醛或者5-羟甲基糠醛中的一种;所述的苯酚化合物选自香草醛、丁香醛或者4-羟甲基苯甲醛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油酵母菌株制备生物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农作物秸秆优选玉米秸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油酵母菌株制备生物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碱性物质优选为Ca(OH)2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油酵母菌株制备生物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糖优选为葡萄糖。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油酵母菌株制备生物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有机酸优选为乙酸。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油酵母菌株制备生物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呋喃化合物优选为糠醛。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油酵母菌株制备生物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苯酚化合物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