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模拟试卷第1页(共6页)❀2024年湖南初中毕业水平测试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共6页,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2.本试题作答一律答在答题卡上,作答要求规范整洁。若作答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24分)1.在给下列四组词语加点字的注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徘徊.(huái)祈.祷(qǐ)目眩.神迷(xuàn)蜷.卧(quán)B.妩.媚(wǔ)棱.角(léng)瞭.望(liáo)襁.褓(qiǎng)C.汨.罗(mì)映.照(yìn)气喘吁.吁(xū)霓裳.(cháng)D.泥淖.(nào)削.除(xuē)夺眶.而出(kuàng)腈.纶(jīng)2.在下列文本中,有错别字的一句话是()。(2分)①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②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帘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③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意,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④自然,若是纱红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A.①B.②C.③D.④3.阅读材料,在材料的空缺处依次填入一个恰当的成语,使文段意思通顺、完整。在下列给出的4种填法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那时,小镇上的人们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一律到照相馆留影。而且,小镇只有一家照相馆。照相而入“馆”,①,这样的场所不大不小,半家常、半神秘,不单规模、形制上端庄含蓄,其幽暗也给人一种①的高贵感,牵动人心,令人神往。自上中学后,我曾和多位好友去照合影,进了这个面积不大的地方,交费、开票、整理衣服,就要坐到照相的凳子上了,大家经常会发出这样的问话:我脸洗得千净吗?眼睛亮吗?牙齿露出来好,还是不露出来好?我们男孩平时不大在意的问题,照相的时候会一下子冒出来。不过没关系,旁边总会有别的人提醒:你脸上粘了个东西,你头发乱了,你牙上有韭菜。那时,小镇上的孩子们不可能有什么照相的条件,只得依赖照相馆来存放我们的青春、温情、期待。照完相,我们会依然惦记着这件事,甚至兴奋得晚上睡不着,①地想看到照片上的自己,等待在取相单上所标的“某月某日下午三点”或“某月某日上午十点半”那个时刻看到照片。在我的记忆中,取相片这件事从来没有出现过忘记或滞后的情况。照片即将从简陋的纸袋里抽出来的那一刻,我们经常心脏狂跳不止。A.①顺理成章①不言而喻①兴高采烈B.①怪诞不经①难以言喻①兴高采烈❀初中语文模拟试卷第2页(共6页)❀C.①怪诞不经①不言而喻①迫不及待D.①顺理成章①难以言喻①迫不及待4.小亮同学制作了一张文学常识背诵表(如下表),在这张表格的四个栏目中,有错误的一栏是()。(2分)栏目课文作者相关信息A《使至塞上》王维字摩诘,唐朝山水田园诗人,有“诗佛”之称B《春》朱自清现代散文家、学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C《故乡》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回忆性小说《朝花夕拾》D《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5.给下面的句子排序,使文段通顺。在以下四种排法中,正确的是()。(2分)第二要乐业。,,,,。①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①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①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①“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①反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6.根据上下句或者相关提示,用古诗词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出师表》)(2)求之不得,,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周南·关雎》)(3)《岳阳楼记》中,表明了作者忧乐观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