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教育要素【C】A.教师B.学习者C.教育形式D.教育影响2.从教育形态上分析,下列教育属于制度化教育的是【B】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区教育D.网络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C】A.循序渐进B.教学相长C.因材施教D.防微杜渐4.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癸丑学制5.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可逆性C.模仿期D.关键期6.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的典型代表是【A】A.西欧国家B.美国C.前苏联D.中国7.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基础的课程类型是【A】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8.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参观法C.实验法D.实践活动法9.在班集体中,学生通过班集体中规范化的组织结构,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培养公民品质,这说明班集体对学生发展具有【B】A.个性化功能B.社会化功能C.选择功能D.保护功能10.在教学测评领域根据教学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学生的作品和参加活动的材料进行系统收集,通过合理地分析,展示学生成长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方法是A.成长记录袋B.观察法C.测验法D.问卷调查法1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他的哪本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C】《大教学论》B.《教育学讲授纲要》C.《普通教育学》D.《爱弥儿》12.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重要主张的学派是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13.以下的哪个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教育的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A.教育理论B.教育媒介C.教学内容D.教育目的14.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中,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A社会环境B遗传C学校教育D个体活动15.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可逆性C.模仿期D.关键期16.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的典型代表是A.西欧国家B.美国C.前苏联D.中国17.认为教育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阶段,而是涵盖人的一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终身教育B.义务教育C.职业教育D.普通教育18.探索学习、实地考察,社会实践、户外教育、健康教育等,从课程的表现形式上属于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活动课程D.学科课程19.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参观法C.实验法D.实践活动法20.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很理想,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其中的评价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整体印象评价21【A】的出现,意味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A.学校B.教师C.文字D.劳动22.【A】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对教育任务的确立、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活动过程的组织具有指导作用。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教学目标D.教育方针23.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B】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A.舒尔茨B.保罗.朗格朗C.杜威D.布鲁纳24.《荀子·儒效》曰:“四海之内差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之谓人师。”体现了教师职业的【C】。A.长期性B.创造性C.示范性D.复杂性25.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这是维护学生的【C】。A.荣誉权B.人格尊严权C.隐私权D.身心健康权26.强调要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并且特别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程序和结构的是【C】课程理论。A.社会改造主义B.存在主义C.学科结构D.后现代主义27.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儿童中心”、“从做中学”等一系列口号和原则的是【D】。A.布拉梅尔德B.布鲁纳C.卢梭D.杜威28.按照选择性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D】。A.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