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医大一附院风湿一病区降尿酸的常用药物及管理(一)概念痛风(Gout)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导致尿酸盐在组织沉积的晶体相关性疾病,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是尿酸盐沉积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反复发作的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年近年随着中国大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群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显著增加,根据最新统计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已占总人口13.3%,发达地区高达5-23.5%,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发展为痛风,痛风患者约占总人口1.1%。%,发达地区高达5-23.5%究表明痛风的严重程度与高尿酸状态均可增高人群的死亡率.(参考成本)(二)、痛风发病率痛风流行病调查结果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仅次于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根本病因没有高尿酸血症的存在就不会有痛风的发作。因,没有高尿酸血症的存在就不会有痛风的发作。且痛风的复发率与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三)、为啥要控制血尿酸水平?(四)、药物治疗—慢性期你的标题三你的标题一降尿酸药物抑制尿酸合成嘌呤类别嘌醇奥昔嘌醇非嘌呤类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促尿酸肾脏排泄药促尿酸肠道排泄药苯溴马隆、丙磺舒苯磺唑酮.活性炭促进尿酸分解尿酸氧化酶•1.别嘌醇是竞争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XOI),1966年开始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降尿酸治疗,由于其相对历史悠久、低廉的价格、疗效肯定,除非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在临床上常作为降尿酸的首选药物。一、传统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不良反应常规剂量副作用较多,除有皮疹、发热、胃肠道反应外,还有肝脏损害、骨髓抑制等(中15)。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中毒性肝炎、肾功能衰竭、黑色尿、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大泡性或剥脱性皮炎等严重不良反应。一、传统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别嘌醇皮肤不良反应:3-10%轻度的皮疹到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别嘌呤醇过敏综合征:一种罕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约为0.7%,汉族的个体中携带HLA-B*5801有关。亚洲人群在服用别嘌醇前可先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一、传统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别嘌醇不良反应预防及处理:指南推荐的别嘌醇起始剂量为100mg,每2~4周缓慢增加剂量,直至目标血清尿酸低于360μmol/L。在美国推荐的剂量高达800mg/d,在欧洲高达900mg/d。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及时就诊。一、传统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别嘌醇严重皮肤不良反应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感染①将病人安置在单人病房,保持室内清洁、安静,空气流通,严格限制陪护及探视人员,工作人员进入病房时须戴好口罩。②每日更换病人的床单、被套,保持床单元清洁、平整;每日更换宽松、棉质内衣,以增加病人舒适感。③指导家属正确执行手卫生制度,避免皮肤感染。别嘌醇严重皮肤不良反应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感染①病人全身皮肤红斑丘疹、肿胀、水疱,容易感染。嘱病人勿用手搔抓皮肤以防止感染;②观察全身皮肤情况,皮损有无扩大。③小水疱让其自行吸收,保持水疱壁完整,避免形成创面④大面积蜕皮处每天温水擦身2次,予黄芩油膏涂擦,保持皮肤滋润;蜕皮时切勿强行撕去痂皮,防止皮肤破溃。2.非布司他:非布司他是一种口服黄嘌呤氧化酶,非布司他不是嘌呤类似物,并且仅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而不抑制嘌呤和嘧啶代谢途径中的酶。2008年4月欧洲药品评价局批准非布司他片上市,2009年2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非布司他片上市,中国2013年2月上市。一、传统抑制尿酸合成药-非布司他•虽然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指南推荐别嘌呤醇与非布司他作为有症状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降尿酸达标治疗(血尿酸<360μmol/L)的一线用药。但是,2者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很大区别。一、传统抑制尿酸合成药-非布司他非布司他优点-适宜老年患者•非布司他对患者心、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利于老年患者服用。•非布司他有效抑制肾小管对UA重吸收而增加UA排泄量,疗效优于苯溴马隆。(参考中6)非布司他优点-副作用小、疗效好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可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有助于肾功能的保护,且具有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