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技术调研报告1、光伏产业1.1国内外技术与产业现状1.1.1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基于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的特点,寻找替代能源,成为维系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光伏发电直接利用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是目前为止具有较高商业开发价值的绿色可再生能源,甚至在本世纪末有望成为主力能源之一。随着光伏电池制造技术的不断完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此外,化石能源价格持续走高,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推动下,光伏发电产业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来自IMSResearch的报告显示,2010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了130%,达到17.5GW。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被国际社会看好。国际能源署(IEA)在2010年5月发表的太阳能光伏路线图中表示,光伏发电是能商用的可靠技术,在世界几乎所有地区都具有长期增长的巨大潜力。该路线图中预测:从2010年开始,光伏发电占全球总电力的比例将不断上升。2020年达到1.3%,2030年升至4.6%。图1太阳能光伏路线图数据来源:IEASolarPVRoadmap,SEMI光伏发电主要应用方式有三种,地面光伏电站、屋顶光伏系统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地面光伏电站是将光伏列阵固定在与地面相连的支架上的光伏发电系统,屋顶光伏系统是将光伏列阵固定在建筑物屋顶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即BuildingIntegratedPV是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是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1.1.2国内外光伏技术发展历程主要光伏发电技术1.2技术瓶颈并网系统(大型):独立式:蓄电池储能系统跟踪式:跟踪计算软件+跟踪式支架使用寿命1.3发展方向与远达公司的切入点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发电的应用前景我国的光伏制造业在技术上和成本上都具备了领先优势,随着光伏产品制造成本的不断降低和光电转换效率等技术指标的不断提升,光伏发电产业必然会在不远的将来具备与传统能源电力竞争的优势。结合我国的地域和经济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光伏发电在各个领域的规模化应用。1.在城市比较集中的东、中部地区,应优先发展与建筑物相结合的屋顶光伏系统和光电建筑一体化。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口密集,城镇化程度较高,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屋顶光伏系统和光电建筑一体化能使能源供应系统与建筑物完美结合,不占用土地资源。另外,东部和中部地区电价较高,发展屋顶光伏系统和光电建筑一体化经济条件也更为优越。2.在西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推动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的建设。我国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在荒漠等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区域发展大型并网光伏电站,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所发电力还能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3.在电网覆盖不到的边远地区,加强离网光伏电站的建设。建设离网光伏电站不仅能节省架设电网线路的高额费用,而且能解决无电地区的用电问题,因此也是当前我国政府主推的光伏发电应用方式之一。4.在已建成风电场的周边地区,有光照资源保障的,大力发展风光互补型项目。随着我国风电的快速发展,风电装机规模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但局限于目前的技术条件和风电的特性,“弃风”的现象比较严重。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能很好的结合,形成时间上的互补,保证上网电力的稳定性。在有条件的风电场周边建设光伏电站,在解决风电上网的问题的同时也推动了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5.试点推行直流光伏住宅等光伏与节能相结合的项目。光伏发电产生的直流电需要通过逆变器转变成交流电才能使用,然而,在直流变交流的过程中会产生能量损失,直接使用光伏发电产生的直流电不仅是提高光伏发电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时也降低了发电系统的成本。通过前期论证,冰箱、彩电和空调等家用电器直接使用低压直流电在成本和技术上均可行,发展直流光伏住宅项目也是今后光伏发电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2、风电产业2.1国内外技术与产业现状2.1.1国内外风电技术概述2.1.2中国风电产业的现状2010年,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风电机组12904台,装机容量18927.99兆瓦,年同比增长37.1%,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71.2%;截至2010年年底,累计安装风电机组34485台,装机容量44733.29兆瓦,年同比增长73.3%,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77.5%。但在风电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