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开发的背景意义新能源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能源。近年来,面对传统能源日益供需失衡、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严峻局势,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新能源和能源新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力度。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国家发改委从三方面力推新能源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指出,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大量消耗的今天,加强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创新,有效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型能源是我国战略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今后将重点开展三方面的工作:第一要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技术发展和产业示范。第二要加强新能源体系化建设。第三要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贾庆林强调: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和生物质能源2007年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中国绿色碳基金成立大会上指出,积极植树造林,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和生物质能源,为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生态建设做出贡献。他指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全球的生态环境,影响到社会民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认真履行国际公约,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能源、提高效能,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生态建设功能,中国正在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经济贡献。中国石油多领域开发利用新能源公司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上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从2001年正式进入乙醇汽油领域,到2007年培养种植林业生物质能源林,进军林业生物质能源林领域,中国石油用了整整6年的时间打通了替代能源产业链,从而形成了资源种植、油品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2001年,启动吉林燃料乙醇工程乙醇俗称酒精,是由玉米、小麦、薯类、糖蜜等为原料,经液化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将乙醇进一步脱水为无水乙醇后,再加上适量变性剂(无铅汽油)形成变性燃料乙醇。车用乙醇汽油,就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配形成的一种新型汽车燃料。由于乙醇是一种具有较高辛烷值的含氧化合物,按合适的比例调入汽油中,会提高汽油的辛烷值,降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因此,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将乙醇作为汽油的调合组分。发展车用乙醇汽油对降低汽车排放污染和进口原油的依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十五”期间,作为国家推广乙醇的单位,公司积极组织建设乙醇汽油生产厂。2001年,公司就承担起了总投资29亿元的国家“十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新兴能源的试点、示范工程——吉林60万吨/年燃料乙醇项目,与吉林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润总公司分别以55%、25%、20%的比例共同投资建设,并共同成立了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9月22日,吉林燃料乙醇工程正式启动,次年5月全面开工,第一条生产线于2003年9月正式竣工投产。“十五”期间,公司在吉林、山东等9个省市共建成乙醇汽油调配中心88座,改造加油气站5778座,占全国乙醇汽油年销售量的55%。2006年,将发展替代能源列入“十一五”资源战略2006年,公司明确将发展替代能源列入“十一五”发展战略当中,坚持多元开发,即在重点发展常规油气业务的同时,重视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关注石油替代产品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2006年起,与国家林业局和地方政府合作开发生物能源林业生物质能源作为国家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源潜力大,不与林业争地、不与人争粮,能够实现产业与生态共赢,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诸多优势,同时对缓解能源紧缺,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07年,公司启动了生物柴油“林—油一体化”项目,与国家林业局签署合作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框架协议,商定2007年在河北、内蒙古、安徽、湖南、四川、陕西等7省(区)共同建设6.8万公顷柴油原料林示范基地,决定在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培育与开发、林业碳汇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启动建设以木本油料植物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示范项目。其后,又与黑龙江、山东、陕西、河南、重庆、四川、云南等省市分别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