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环境分析报告前言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2012年,由国务院颁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文件明确指出我国2012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和主要目标。2015年,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国务院颁发《中国制造2025》,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位列其中,汽车行业发展再次被列入政府规划中。随后至2017年,由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详细规划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电动化、智能化、节能化、轻量化等发展要求,十年努力,汽车强国等发展目标。《规划》还详细制定了我过汽车行业的发展任务,要求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年产销达到200万辆,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力争实现35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以上,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350瓦时/公斤。2018年,为贯彻落实《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国标委建立健全了汽车行业标准法规,国务院、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门相继颁布汽车产业扶持政策。一、国家政策法规2018年,为加快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化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工信部、国标委等汽车行业有关部门相继建立健全汽车行业标准法规。国务院、财政局等部门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免征等优惠政策,扶持汽车产业发展。1.1建立健全标准法规1.1.1、标准体系优化完善:2018年1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对《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外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电动客车大功率充电系统通用要求》、《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商用车应用特殊要求》、《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互操作性及测试》4项新能源汽车行业拟立项国家标准。4月,为进一步加强营运货车安全技术管理,有效遏制因车辆安全性能不足导致的运输安全事故,交通运输部制定发布了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1部分:载货汽车》(JT/T1178.1—2018)并于201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6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颁布GB/T36277-2018《电动汽车车载静止式直流电能表技术条件》、GB/T36282-2018《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GB/T36278-2018《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技术规范》、GB/T36288-2018《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堆安全要求》和GB/T36363-2018《锂离子电池用聚烯烃隔膜》五项国标并将于2019年1月1日实施。生态环境部颁布了《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并于2019年7月1日起实施。7月,交通运输部修改完善《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325-2018)并于2018年8月1日起实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颁布《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和检验结果的处置。8月,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规程(试行)》,为各省市级地方政府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工作提供参考,随后上海、天津、济南、长沙、江苏等省市相继办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发布日期文件名《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外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国家标准化1月《电动客车大功率充电系统通用要求》委员会《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商用车应用特殊要求》《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互操作性及测试》《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1部分:载货汽车》(JT/T4月1178.1—2018)交通运输部发布部门GB/T36277-2018《电动汽车车载静止式直流电能表技术条件》GB/T36282-2018《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6月GB/T36278-2018《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技术规范》委员会GB/T36288-2018《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堆安全要求》GB/T36363-2018《锂离子电池用聚烯烃隔膜》6月7月7月8月《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3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