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才引智工作总结;篇一:市人才办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市人才办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今年,市人才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切实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创新工作思路,着力破解人才制约转型升级的“瓶颈”,认真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更好的服务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现小结如下:一、牵头抓总积极作为今年是实施“222222计划”的第二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市人才办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有效保障“22222计划”的深入实施。一是建立年度工作台帐。要求“22222计划”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强化措施,认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汇报,年底有总结。市人才办统筹建立全市年度目标任务台帐,并及时了解各单位工作进度,确保各项人才工作任务得到有效推进。二是加强工作督促指导。市人才办督促指导各相关单位创新工作思路,狠抓计划落实。6月份组织召开了全市人才工作点评会,各县(市、区)及各成员单位对上半年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汇报,互相点评,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纠偏引正,并对全市工作情况进行通报。三是2积极探索机制创新。市人才办结合我市机构编制管理实际,经多方面征求意见,报市领导同意,编委会审议通过后,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200个,实行“人进编增、编随人走、人走编销”的实名制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引进、使用和留住各类紧缺人才的制度创新,目前该项创新已经被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列为“20xx年全省人才政策和人才工作创新重点任务”之一。四是加强宏观协调指导。市人才办积极发挥宏观协调作用,牵头完成了对各县(市、区)科技目标责任制考核;参与完成了市科技进步奖评选、市科技功臣评选工作;目前正在牵头进行第二届河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选的方案制定工作。二、服务大局寻求突破根据我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实际及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需求,市人才办确定了“贴近实际,重心下移,全力服务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全年人才工作指导思想,大胆创新,努力寻求服务全市各类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引导各类人才向产业集聚区集聚。1、摸底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为更好的服务全市经济转型,全面掌握我市各产业发展紧缺人才需求信息是前提。为此市人才办联合市人社局面向全市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各产业集聚区企业、全市重点建设工程、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驻2企业及其他相关单位征集紧缺人才需求信息,共征集到人才需求企业127家,需求职位460个,需求岗位2200个,整理发布了《20xx年市人才需求目录》,摸清了全市产业发展紧缺人才需求情况,拟3在市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公布,作为人才流动、人才引进的风向标。2、引导人才向产业集聚区集聚为进一步引导优秀人才向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集聚,帮助企业突破转型升级难题,提高企业科技创新及自主研发能力,决定向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选派科技特派员,经过广泛征集技术需求、发布需求公告、洽谈对接、征求专家意见,确定选聘等30个(含团队)共36位同志向我市各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派驻;通过多方沟通协调,双方对接,组织考察后,最终选定三名省“博士服务团”成员分别到集团、家纺织公司挂职服务锻炼。大批优秀人才向产业集聚区的集聚,将大大提升派驻企业的技术研发、科技创新及转型升级能力,从而更好的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源动力。3、探索建立集聚区人才工作机构为更好的服务全市产业发展,加强产业集聚区人才工作的沟通协调,市人才办积极探索实行《市产业集聚区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要求全市各县(市、区)产业集聚区必须配备一名人才工作联络员,有条件的可以成立人才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本产业集聚区的项目挖掘、人才信息搜集、人才服务等沟通协调工作。目前包括区、区在内的11名产业集聚区联络员已经全部落实到人并已积极开展工作。市高新区还成立了“人才服务中心”(正科级,11个编制),作为HTTP://m..CN/人才工作的常设机构。产业集聚区人才工作机构和人员的配备,4不仅有效提高了集聚区各项人才工作的协调与沟通,更进一步完善了全市人才工作的运行机制。三、人才管理力求实效市人才办紧紧围绕全市工作中心,加大培训力度、完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