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及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设计思路】自然资源的质量、数量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方式和规模,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从而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目前自然灾害频率变大,破坏性变强,与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这些本课将在复习自然资源一般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读图、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构建】需了解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和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知道如何适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针对社会热点和近年高考特点,需重点掌握主要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在我国分布及开发利用特点。随着自然灾害对人类影响增大,自然灾害也成为高考的高频考点。不仅要掌握主要自然灾害形成原因、危害,还要对实际生活中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合理解释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教学目标】1.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分析,认识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认识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重要性。2.掌握我国风能、太阳能分布特点及原因,学会分析沿海地区大力开发新能源的原因、意义和区位条件。3.结合常见的天气系统和我国地形分布特点,掌握旱涝、台风、寒潮、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增强学生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读图分析能力。【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依据考试说明本课的重点一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二是主要自然灾害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有二,一是分析我国风能、太阳能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的条件;二是如何结合常见的天气系统分析主要气象灾害的形成。【课前准备】在导学案中请学生列表说明不同历史时期,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对学生做过的导学案进行认真批阅,了解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认知状况,分类整理出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在导学案中提出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教师再寻找最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案例或例题,并设计好整个教学步骤,以便在最恰当的时候将恰当的案例或例题呈现。【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复习课导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整理①展示导学问题:请列举你所知道的自然资源,并对其分类。②展示导学问题:请列举近年来世界和我国世界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并对其进行分类。③板书学生列举出的资源名称和灾害名称,引导学生评判列举出的是否符合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的概念。学生回答进一步认识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的概念,并学会对其进行分类。学习目标展示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①朗读学习目标;②迅速说出关键词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第二部分:复习内容设计探究活动1: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自然①投影不同历史时期土地资①学生阅读资料,列表掌握基础知识,提升运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源与人类关系的图文资料,请学生阅读并列表说明不同历史时期土地资源与人类关系。②展示学生表格,引导学生进行评价。③投影中国地形图,请学生分组结合气候分析我国太阳能、风能分布特点及其原因。④注意观察,及时给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帮助。⑤组织学生交流分组讨论的成果,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⑥展示学生在导学案出现的主要错误和提出的主要问题,请学生讨论解决。梳理。②学生评价同伴表格。③学生分组讨论。④学生汇报分组讨论结果⑤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进一步认识开发新能源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内容解析]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以土地资源为例:表1土地资源与人类生产特征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的影响举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采猎文明阶主要以狩猎动物采集果实为生土地资源数量对人类影响不大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地区植被繁茂,动物繁多人类主要通过适应自然环境来求得生存,总体上对自然环境的作土地资源质量对人类生存发展影响较大段易获取食物,不需经常迁移用与影响较小农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