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生态学调查报告指导老师:叶书有姓名:XX学号:209090210xx班级:09园林一班景观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了解城市景观变化,这些变化对景观新格局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二、调查地点:黄山市屯溪区阳湖镇阳湖村及其周边城市三、调查步骤:在google地球上查看过去的景观,本实验采用2002年,2005年,2010年的景观形成鲜明对比,以便更好分析。利用已掌握的的知识和资料前往实地调查。分析和叙述。四、调查内容:2002年的阳湖2005年的阳湖2010年阳湖2002、2005、2010屯溪阳湖镇变化比较年份不同不同点分析2002房屋建筑很少,道路也很少,河流没有修整管理,居住人口少,人类活动对斑块影响小。2005房屋建筑渐渐的多了,道路也多了,河流也整修好多了,但是下游还是不太通畅。人类活动对斑块也有较大的影响了。2010房屋建筑很多,很密集,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河流也完全的畅通,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人工森林,人类活动对斑块有了很重要的影响。综合分析:城市景观的人类主导性,人类活动强烈影响着城市景观的自然条件、水文状况、气象特点、地表结构、动植物区系等。城市景观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历史文化特点,也是人类对理想生活环境梦想的现实表现旧。在城市景观中,主要的结构成分和景观的整体格局,都是人造的或人为地配置或调整过的多种主要生态过程,也是在人为控制或影响下进行的城市景观的功能需要人类的维护。这些都决定了城市景观的人类主导性。从2002年至2010年以来,黄山市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景观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其变化趋势主要是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农用地和自然景观组分类型面积不断减少[7]。林地作为重要的自然景观组分,其景观结构特征亦受到城市快速扩张的显著影响。研究其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山市城市景观的生态过程,主要靠人为输入或输出不同性质的能量和物质,来协调和维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变动,城市景观变化极快,特别是城市景观边际带的变化尤为明显。城市景观的破砰性城市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贯穿整个景观,将城市切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斑块,与大面积连续分布的农田和自然植被景观形成鲜明的对照。尤其是2005年到2010年黄山市屯溪区阳湖镇建筑,房屋,道路等建设的很多,把阳湖镇划分了许多的大小不等的斑块。一般可以把街道和街区看做城市景观的本底。城市景观中的功能流城市景观各要素之间,通过各种“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维持着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流,主要包括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人口流和信息流等。从斑块规模变化来看,2002~2010年期间,由于研究区内大型荒地斑块被分割后残留的大量小型荒地斑块,造成这期间斑块数量增加;平均斑块面积下降,斑块面积标准差也下降,即斑块离散程度减小。1,受人为干扰的逐步加强,作为管理景观标志的农地、居民点面积正逐步增加;2,景观基质即有林地面积减少,9年间有许多有林地转化为其他类型斑块;3,斑块总数增加,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呈上升趋势,景观内斑块的空间分布趋于均匀,破碎化程度趋于加深。4,所有这些改变了景观异质性,从而造成景观多样性的变化。5,以阳湖镇、老虎为例,许多斑块的类型转换主要是人为经营活动促进的结果,许多荒地湿地开发建设为人民居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