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一、战后初期的苏联:背景:二战使苏联国际声望迅速提高,军事实力增强,但经济却遭到极大破坏。1、经济发展(成绩):1946——1950年,苏联开始执行第四个五年计划,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2、问题:(1)30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显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机制,利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使权力过于集中,实行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滋生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2)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继续遭到破坏,造成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不正常。(2)在抑制西方思想渗透、反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斗争中,把许多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判,给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二、东欧民主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的原因。(1)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形势,使帝国主义力量遭到了严重削弱。法西斯力量失败。(2)社会主义苏联强有力的援助。(3)东欧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把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2、东欧人民民主政权的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和个民主党派的联合专政。(不完全等同于无产阶级专政)3、包括: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欧八国)4、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东欧的确立:原因:随着冷战的加剧,苏联加紧了对东欧的控制,1947年建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苏联要求东欧各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影响:A、为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经济祈祷了一定作用,初步改变了这一地区的落后面貌。B、随着这一地区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这种体制逐渐束缚社会主义各国的发展,弊端日益暴露,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三、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蒙古、越南、朝鲜、新中国)1、蒙古:用心爱心专心1911年,在沙俄支持下,宣告自治;1924年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雅尔塔会议密约“外蒙维持现状”(作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1946年中国政府承认了外蒙独立。1959年蒙古政府宣布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2、朝鲜:1948年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日本投降后,苏美分别占领朝鲜北部和南部;冷战的影响下,1948年,朝鲜半岛分裂为两国: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3、越南:1945年8月越南民族民主革命胜利,9月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1945年法国重新入侵越南,历经9年反法斗争,1954年取得奠边府战役胜利,法国被迫签定日内瓦协议,越南北方解放(印度支那三国独立——越南、老挝、柬埔寨)四、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过程: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2、标志:1949年新中国成立,苏联、欧亚人民民主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3、社会主义阵营的组成:苏联、东欧7国(南斯拉夫除外)、东亚4国4、意义: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对巩固社会主义成果,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在国际舞台上产生过巨大影响。5、瓦解:60年代初,——由于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霸权主义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合作遭破坏。五、苏联的改革和挫折1、苏共二十大及其影响内容:(1)在内政外交方面提出了一些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尽符合的新观点。(2)他作了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影响:(1)一方面,它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解除了对人们的思想束缚。会后,苏联国内掀起了批判斯大林的高潮,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恢复民主,健全法制方面起到积极作用。(2)另一方面,国际上帝国主义借此掀起了反苏反共的浪潮,一度造成了东欧政局的动荡。2、赫鲁晓夫的改革(1)重点放在农业(2)失败原因:A、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B、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如几年赶上美国,20年建成共产主义)——左倾冒进,急于求成3、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也只是对苏联原有经济体制的某种修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