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从容说课本节利用一些具体例子和资料,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1.水分子是顺着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2.一些离子的跨膜运输并不是顺着离子相对含量的梯度来进行的,最后总结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实例主要突出的是水的跨膜运输方式——渗透。要让学生明确这几个问题:扩散与渗透的区别;原生质层与原生质的区别;细胞与渗透装置的共同之处(一个成熟的细胞就是一个渗透系统);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和联系;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本节实验是一个“探究实验”,这也是学生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要逐步教会学生进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虽然实验本身很简单,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如何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作出假设,并根据所做的假设来设计实验,考虑实验操作的具体细节(材料、用具、试剂的选择,操作步骤,结果预期,设计记录表格等),这才是最重要的。本节可以分2课时进行,第一课时着重介绍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第二课时则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结合对实验的分析来介绍渗透装置和渗透作用,指出一个成熟的细胞就是一个渗透装置,最后通过书本中的资料分析得出:(1)离子的跨膜运输并不是顺着离子相对含量的梯度来进行的;(2)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2)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3)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操作显微镜观察。2.过程与方法(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学习进行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2)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及时清洗和摆放实验用具,爱护实验室卫生等。●教学重点1.如何进行探究实验,其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2.渗透作用;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3.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教学难点1.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2.如何设计实验过程(材料、实验用具、试剂的选择,实验结果的预测,操作的细节)。3.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教具准备1.渗透演示实验。2.萝卜条吸水和失水的演示实验。3.渗透原理的多媒体演示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探究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课前老师准备好萝卜条吸水和失水的演示实验,取三块形状大小相同的萝卜条,一块置于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一块置于盛有盐水的烧杯中,一块用培养皿盛放以作对照。此实验一般需要半小时就可以有明显的结果。[情境创设]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无论是从个体层次还是细胞层次来看,生命系统并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它要不断与外界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包括从外界摄入物质(如我们吸入氧气、吃饭等),同时也包括及时地把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如呼出二氧化碳,排尿,出汗等)。那么这一章我们着重探讨在细胞层次上物质是如何输入和输出的。首先我们来看这样几个生活中的例子:(1)你吃比较咸的食物时,例如腌制的咸菜、连续嗑带盐的瓜子等,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学生:会有干燥难受的感觉,因为口腔和唇的细胞失去水分,即水分的输出。(2)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见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菜馅细胞失去的水分,即水分的输出。(3)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变化?学生:菜叶又重新变得硬挺起来了,叶面伸展,即水分的输入。(4)老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萝卜条失水和吸水的实验,介绍实验过程,展示实验结果。问:两个烧杯中的萝卜条为什么会出现明显的不同呢?学生:清水中的萝卜条吸水,即水分的输入;盐水中的萝卜条失水,即水分的输出。(5)你还能想到哪些类似的例子呢?……[师生互动]1.提出问题教师:结合上面这些例子,特别是萝卜条吸水和失水的这个演示实验,如果深入思考的话,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将问题写下来。学生:①细胞会失水吗?(渗出的水是细胞内的水还是间隙的水)②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什么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