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大家好,我要讲的这节课是《指数函数及其性质》,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部分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一教材分析:(一)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第一章中的函数概念,掌握了前一节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研究的。(二)指数函数的教学按照《教参》要求分两个课时完成。通过第一课时学习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并且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三)确定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初步学会运用指数函数解决问题2引入、剖析、定义指数函数的过程,启动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会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主动探索指数函数性质,体会学习数学规律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研究函数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我确定此目标基于以下几点:①教学大纲要求;②教材编写意图;③高一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接受能力;④爱国主义教育。(四)确定重难点: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难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指数函数的性质。我确定此重难点的原因有:指数函数是一个新概念学生比较陌生,学生对数学新内容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发展不够均衡。三教学方法(一)教材处理:由实例引入定义,再根据定义并利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通过图象得到函数的性质.学生在学习函数时,往往感到比较困难、抽象,不易理解和掌握.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函数的一般规律,再继续学习新的函数,学生就能顺理成章,而不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二)教法选择:启发发现法、讨论法。本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有利于既定目标的渗透。(三)教具使用:投影仪或电脑。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了三种典型函数的图象性质之后,将得到的结论直接投影出来,课上的引例、例题、练习题、作业题也都可投影出来.但要注意一定要体现过程教学.比如画函数图象,不要一下就把图象投影出来,这样不利于学生掌握图象的画法,既使用了投影仪或电脑,也要将建立坐标系(要强调三要素)、描点、用光滑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的整个过程展现出来.四指导学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以下一几点: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善于记忆的学习习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五教学过程(一)总体设计:引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时小结—课后作业(二)具体安排:1引入(3分钟)用心爱心专心117号编辑1实例1、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发表的《未来20年我国发展前景分析》判断,未来20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可望达到7.3%.那么,在2001~2020年,年的GDP可望为2000年的多少倍?实例2、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依此类推,写出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的函数解析式?2讲授新课(20分钟)定义:一般地,函数y=ax(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y=0.2x,y=(-2)x,y=ex,y=1x(2)已知指数函数f(x)=ax(a>0,且a≠1)的图象经过点(3,),求f(0),f(1),f(-3)3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y=ax(a>1)y=ax(0<a<1=图象用心爱心专心117号编辑2性质(1)y=ax>0.(2)当x=0时,y=ax=1.(3)当x>0时,ax>1;当x<0时,0<ax<1.(3)当x>0时,0<ax<1;当x<0时,ax>1.(4)在(-∞,+∞)上是增函数.(4)在(-∞,+∞)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