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函数的奇偶性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蓟州中学的宋利民,我说课的课题是《函数的奇偶性》,这是新课标人教版《数学1》第一章第三节函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内容.我将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我本人一贯的教学风格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程序等几个环节,向各位评委谈谈我对这堂课的理解和教学设计,恳请在座的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一、说教材“函数”是本章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函数的思想方法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课程.函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单调性和奇偶性.单调性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函数图象局部变化趋势的;奇偶性则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函数图象整体对称性的.奇偶性是学生在学了函数的概念和单调性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本节课对巩固前面学习的知识,以及为后面进一步学好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等内容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教材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按照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回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美的事物,进入数学领域观察、归纳,同时渗透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形成函数奇偶性概念,然后通过例题教学说明如何用定义进行判定和证明函数的奇偶性针对上述分析,结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同时考虑到我校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制订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定义,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能证明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能够抽象出函数奇偶性定义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方面的能力,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养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函数奇偶性定义及其判定2、难点: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的理解课时安排一课时二、说教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引导发用心爱心专心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三、说学法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归纳——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四、说教学程序首先,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特设置了课前小测,以便检测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程序(一)模拟切入,发现问题用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如美丽的蝴蝶、六角形的雪花晶体、古建筑,桂林的山和山在水中的倒影……并让学生自己列举出生活中的对称的实例.从而揭示本节课的课题.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图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直观性;让学生自己举例能够拉近数学与实际的距离,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培养学生对我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二)指导观察,形成概念.多媒体展示函数图象,并提出问题:观察函数的图象,从对称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继续提问,函数图象的这种对称性,除了从图象上认识外,是否能用数量关系刻画?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探索图象上任意两个对称点的坐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出函数图象对称性的代数规律,然后再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相互补充、打磨,完善和规范这种规律,进而得到函数偶函数定义.最后挖掘定义中隐含的关键点:(1)定义域必须关于数“0”对称;(2)对定义中的任意一个x,都有;(3)图象特征偶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这是判断偶函数的直观方法).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引导学生自己举反例,体会和理解定义的内涵,从而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类比偶函数定义,观察函数的图象让学生自己得到奇函数的定义,其关键点是(1)定义域必须关于数“0”对称;(2)对定义中的任意一个x,都有;(3)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