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文·第二十章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缩小的世界有人说,世界在不断地缩小。另外一些人却说,地球的大小没有变,世界怎么会缩小呢?你的意见呢?有人说世界在不断地缩小,不是说地球的空间缩小了,而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运输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不断出现,使人们互相交往所用的时间缩短了。请看图20.1。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腾云驾雾”、“千里眼”、“顺风耳”等幻想,都成为现实。信息时代的世界,人们的活动范围空前加大,旅行或传递信息所需要的时间都大大缩短,人类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和频繁。时区在这个缩小了的世界上,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人们出国旅行,经常要碰到的问题是时间差。例如,从北京乘飞机飞往纽约,人们不仅要知道飞机起飞的北京时间,还要了解飞机到达的纽约时间。若要飞往巴黎,则要知道飞机到达的巴黎时间。同一个世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时间”呢?这就要从地球自转说起。由于地球一刻不停地从西向东自转着,一般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也就是说东边地点的时刻要比西边地点的时刻早。古时候,各地都把当地正午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12点,因而各地的12点是不同的。这种因地而异的时刻,称为地方时。使用地方时,常会造成时间上的混乱,给交通和通信带来许多不便。想一想1.家住北京的排球迷小明,得知中央电视台将现场直播中国女排和古巴女排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的比赛。比赛时间为当地时间15时。小明在北京15时打开电视机,可是中央电视台并没有播放这场球赛。2.小强得知到日本东京访问的爸爸,今天就要回到上海了。他了解到飞机从东京起飞的时间为早上8时,按照飞机飞行2小时15分计算,到达上海的时间应为10时15分。他准备到机场迎接爸爸。可是还没有动身呢,爸爸就到家了。小明和小强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制度。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全球划分为多少个时区?2.一般每个时区跨多少经度?3.哪一个时区的中央经线是本初子午线?4.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我们知道,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36°),即一小时转过经度15°。因此,国际上规定,每隔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叫0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图20.2)。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时间,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例如,北京处在东八区,东经120°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因此北京时间是采用东经120°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整一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它们就相差几小时。例如,北京和莫斯科相差5个时区,时间就相差5小时,其中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必须知道这个常识,向东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往前拨一个小时;向西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倒拨一小时,这样才能保证你随身携带的表的时针,与当地时间一致。做一做1.家住广州的一位同学,要给在纽约某研究所访问的父亲打电话,打电话到研究所办公室的时间,选择在广州下午2时,这合适吗?为什么?[提示]先画一条横线,划分出24个时区。找出纽约和广州所在的时区。从广州向西数,每过1个时区减少1小时。2.莫斯科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时有一场精彩的中俄篮球比赛。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时?实际上,每个国家或地区,为了采用统一的时间,一般都不严格沿着经线划分时区,而要考虑它自己的行政边界和自然边界。例如,我国东西跨五个时区,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全国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这就是“北京时间”。日界线过去时间的混乱,不仅表现在钟点上,也表现在日期上。读一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欧洲人向北美洲大批移民。他们逐步向西扩展,一直到达太平洋沿岸。18世纪末,俄国人也从白令海峡经阿拉斯加来到这里。他们和欧洲移民一见面就出现了矛盾。俄国人是从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