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血浆的成分和功能。(2)了解血液的功能。(3)了解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原则。(4)掌握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血涂片的能力;(2)通过观察血液成分分析实验、血涂片以及CAI课件等培养初中生的观察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归纳综合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去血站和义务献血点的社会调查,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二.教材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血细胞的种类、数目、形态结构;难点:血细胞的功能。三、教学方法:本节课以探究法为主,结合讲述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CAI课件加强直观教学,采用边讲述、边实验、边观察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愉快教育。对于抽象难理解的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巧妙攻克。四、教具利用CAI课件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微观的内容宏观化,复杂的内容简约化,《血液》这节课的课件综合了POWERPOINT和FLASH技术,其中应用了POWERPOINT技术做总界面和大框架,而利用FLASH技术以动画形式重在表现各种血细胞的功能。五、教学过程程序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准备1给学生布置调查任务2准备有关实验器材3制作CAI课件1各生物小组协助教师准备实验所用的显微镜和血涂片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去调查实践,培养其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漫游循环系统学生质疑:血液的循环流动有何意义,血液有哪些成分组成呢?创设意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讲解主要知识体系一血液的成分演示血液的成分分析实验,提问在试管中有几种不同的颜色分层演示课件中的血液成分分析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颜色所含的成分,并且在此重点讲解血浆的成分和功能。仔细观察实验和课件,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了解血液由那些成分组成,然后在在教师的启发下归纳总结血浆的成分和功能。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初步对血液的成分形成感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布置学生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永久血涂片,提出观察任务,即区分不同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量比例结合观察结果,教师讲解血细胞的形态结构、数量、功能,并同时演示课件中的图片和动画(图片: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动画:血细胞的功能)用血细胞知识点比较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用显微镜观察人的永久血涂片,学会区分不同的血细胞,并比较血细胞的数量比例观察课件中有关的图片和动画,深入理解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数量、功能。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用比较记忆法来归纳总结血细胞知识点充分利用实验和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地了解血液,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现了探究法学习主要知识体系二血液的功能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点归纳总结1血液由哪些成分组成,各有什么功能?2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结合课件演示血液的功能(提示:在教师设计的网页有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课下自己查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联系实际归纳总结血液的各项功能。课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我校局域网上查集资料,拓展知识面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在网上收集资料培养其主动查集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三血量和输血收集学生的调查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要制定《献血法》提倡义务献血呢?讲解人体的血量以及一个健康成年人在一次献血200-400毫升的血液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适时进行义务献血的道德教育。讲解在临床上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的原因,以及正确的输血操作过程(包括交叉配血),并演示课件的有关内容根据去血站的社会调查,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血液对于人体生命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出质疑:临床上是怎么进行正确的输血来救死扶伤的,除了同型血,能否用异型血来救急等等,除了在课堂上学到有关的知识外,还要去医院深入了解调查这部分知识是前两部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