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2 直线的方程习题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2-新人教A版高一必修2数学教案VIP免费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2 直线的方程习题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2-新人教A版高一必修2数学教案_第1页
1/7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2 直线的方程习题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2-新人教A版高一必修2数学教案_第2页
2/7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2 直线的方程习题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2-新人教A版高一必修2数学教案_第3页
3/7
直线的方程习题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系点斜式、斜截式及一般式的结构,并能运用其求解直线方程;2、能进行三种结构的直线方程的互化;3、能运用直线方程解决具体应用问题,主要是平行、垂直及截距问题。过程与方法:1、在运用斜截式判断平行、垂直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类讨论方法;2、在解决截距有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数形结合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直线方程应用的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发散思维以及严谨的数学逻辑。二、教学重点:直线方程及其应用三、教学难点:直线方程在平行、垂直及截距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及课型):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讲评、引导为辅(习题课)。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复习回顾:问题1:直线点斜式、斜截式及一般式的结构分别如何?板书:点斜式:)(00xxkyy;斜截式:bkxy;一般式0CByAx。问题2:已知直线上两点,如何用点斜式求出直线方程?归纳:利用两点坐标求出直线斜率,即可以用点斜式求直线方程。问题3:若直线斜率存在,用斜截式如何判断两直线平行、垂直?板书:212121//bbkkll且;12121kkll。问题4:若不考虑直线斜率是否存在,用一般式如何判断两直线平行、垂直?板书:0:1111CyBxAl10:2222CyBxAl00//1221122121CBCBBABAll;0212121BBAAll。探究一:平行、垂直问题例1:若直线1l:2x+my+1=0与2l:y=3x-1平行,求m。若直线1l与2l垂直呢?师生活动:学生练习,2人板演示范,教师点评。学情预设:12xmymxy1232,32//21mmll解得6,13221mmll解得问题1:存在的错误在哪里?教师:在mxy12中,当0m时,斜率才存在。但还需要讨论0m时,21//ll,21ll是否也成立。归纳:0m时,1l:2x+1=0,此时21//ll,21ll都不成立。总结:这种方法统一化直线方程为斜截式来判断平行、垂直。需要注意讨论斜率不存在的情况。问题2: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对斜率的讨论?归纳:统一化直线方程为一般式来判断平行、垂直。板书:1l:2x+my+1=02l:3x-y-1=0232,0)1(1)1(03)1(2//21mmmll解得6,0)1(3221mmll解得总结:平行、垂直问题可以在直线方程同为斜截式或同为一般式情况下解决。变式:已知点)2,4(P,直线0723:yxl,求:(1)过点P且与l平行的直线的方程;(2)过点P且与l垂直的直线的方程。师生活动:学生练习,2人板演示范,教师点评。学生1:2723xy学生2:2723xy23//21kll3221kll)4(232xy)4(322xy即01623yx即0232yx问题3:这种方法是用点斜式求直线方程,能用斜截式、一般式求直线方程吗?]教师:以题(1)为例,斜截式:设直线方程为bxy23,代入(-4,2)可求b;一般式:设直线方程为023Cyx,同理可求b。探究二:截距问题例2:求直线01052yx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师生活动:教师分析,师生共同完成。分析:由题意可知直线与坐标轴相交,如图所示:3问题4:所求三角形面积为OABS,需要球哪些量?学生:A点,B点的坐标。追问:如何求A点,B点的坐标?学生:令0x,得A点坐标;令0y,得B点坐标。板书:)2,0(A,)0,5(B,5||||21OBOASOAB。总结:-2,5为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所求三角形面积与截距绝对值有关。例3:设直线l的方程为)(02)1(Raayxa。(1)若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求直线l的方程;师生活动:学生练习,1人板演示范,教师点评。分析:抓住截距相等求a,代入可得直线方程。学生:令0x,2ay令0y,12aax)1(121aaaa解得0a或2a直线方程为02yx或03yx(2)若直线l不经过第二象限,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师生活动:教师分析,师生共同完成。问题5:直线l不经过第二象限,图像有几种可能?绘制:4问题6:这几种情况的直线有什么特点?归纳:0k且0b;或bk,不存在。分析:2)1(axay,此时)1(ak,斜率存在。板书:020)1(aa解得1a例4:已知直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2 直线的方程习题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2-新人教A版高一必修2数学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